現在是凌晨四點。
剛剛打完一個小番外。
很奇怪,剛剛還困得要命,怕明天會把要寫得東西忘記才撐著,現在卻反而清醒起來,爬到床上后又爬起來,決定把后記打完。
大概是因為興吧,《何以》的完結終于指日可待。
《何以》一書從03年9月開始在晉江原創網上連載,03年底連載完最初的七萬字以后,因為大四畢業的瑣事,因為初開始工作的忙,曾一度被我放下。我想,如果之后沒有網上的讀者們不斷地催促我鼓勵我,我怎麼也沒有力寫完吧。所以雖然經常被喊打喊殺要宰烏的讀者們催得飛狗跳烏爬,但是始終只有激和疚。有時候和白白、曉溪聊天,說到各自的讀者,我總是說,《何以》的讀者是最溫最有耐心的。
然后曉溪和白白就一副想砍我的表,說:做你的讀者能不有耐心嗎?!
……
也是哦~~>_
我的確很慢(很不想承認=_=),一直是懶懶散散的那種人,無大志,安穩度日,揮一鞭子才爬一爬,這種人,大概怎麼也不會做出什麼大事業來吧。不過,若是我積極發,也許,寫出來的就不是《何以笙簫默》了。
生命的度過就像看風景,走得快可以看到更多的景,走得慢卻能更多地領略那些風景的妙與細節。
我想我肯定是后一種人,那些生命中最平凡最微小的細節,然后努力把它們寫出來。
怎麼聽著都像為自己的慢吞吞狡辯的樣子……
嗯嗯,話題扯回來,繼續說《何以》。
《何以》的靈片斷始于一天我和媽媽去超市。超市人很多很擁,我腦中就突然冒出了何以開頭的那個畫面。
相相離的男,很多年后不期然在人群中相遇,眼相匯,淡淡凝視,然后又各自走開。
《何以》一開始,就是想寫這樣一個肩而過。然后才漸漸滿,甚至人都有了自己的脾氣,不再我控制。
曾有朋友問我,在這本書里,你想表達什麼?
其實寫書的時候,我純粹只是想寫一個故事而已,本沒想那麼多。可是問得這麼認真,我便也認真地想,我究竟想表達什麼呢?
我想答案是這樣的:
世上麗的詩有很多很多,但是最幸福的一定是這一句——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何以笙簫默》想表達的,就是這麼一種幸福。
顧漫
2005年12月14日凌晨
為了自保,未婚夫利用了她。都說季霆深不近女色。他卻笑得殘忍:你自己送上門,我不接受,豈不是顯得不尊重你?程晚詞想遠離,他卻步步緊逼,幫她虐渣。他為她瘋狂:我不僅要你的人,還要你的心,你不給也得給!程晚詞的心一寸寸被攻陷,這一次,她冇辦法逃。
她從小父親成腦梗,母親改嫁豪門,被丟去了鄉下,是別人眼中打胎喝酒逃課打架什麽都做的小太妹。成年後,母親將她接回家,卻是讓她去給豪門的女兒替嫁。“朝顏,能幫你妹妹嫁給陸少,是你的福氣,別不識抬舉!”誰人不知,陸家大少殘疾醜陋,將死之人。鄉巴佬嫁給殘疾醜八怪,全球都等著看笑話。嗬,鄉野廢物?!金麟豈是池中物?她妙手回春、打臉虐渣,馬甲遍布全球!所有人都等著她守寡,然而,有媒體拍到陸爺抱著朝顏去育嬰店買嬰兒用品。媒體作者:???不能人道?殘疾?人家孩子都快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