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妧在房中聽到恭送皇上的聲音,心跳得厲害。
看著自己手上的傷痕,已經漸漸轉淡,用不了多久就會褪去。前些日子張嬤嬤特意帶人來給量,說是馮太后獎賞,要給添兩件裳。
這般種種足以說明太后要向皇上開口,本以做好準備會被太后去,當面送給趙峋,誰知竟沒等來靜。
可眼下能做的只有等,阿妧定了定神,等到用晚飯時,悄悄找了素心問話。
“太后是曾屏退了我們,只留了皇上說話。”素心略一沉,又安阿妧道:“我瞧著太后心也說不上壞。”
阿妧淺淺笑著,點了點頭。
看來馮太后果真向皇上提了,皇上的答復并不盡如人意。
太后寢殿。
“太后娘娘,皇上沒有回絕,便是有意于阿妧。”張嬤嬤服侍太后散了頭發,替慢慢梳著頭發。
馮太后冷笑一聲:“皇上是沒明說,可人也沒帶走。”說著,突然蹙了眉:“莫非他要借貴妃鬧事,來推掉哀家送的人?”
張嬤嬤在旁寬道:“許是皇上覺得大公主的事還沒查清,就帶走阿妧姑娘著實有些不妥。”
今日在永壽宮,趙峋的態度曖昧,沒有拒絕太后的提議,人也并未帶走。
“那哀家就把人送到他邊去,不必讓皇上為難決斷。”馮太后目微冷,淡淡的道:“明日便找人指點阿妧,讓準備著。”
張嬤嬤忙應是。
果然第二日,便來了兩個嬤嬤,一個滿面嚴肅的容長臉,另一個則是和氣的圓臉。
“阿妧姑娘,這兩位嬤嬤教的規矩,姑娘可要好好學著。”張嬤嬤親自把人帶來,對阿妧道:“姑娘將來到了貴人跟前服侍的時候,這些都能用得上。”
阿妧忙乖巧的應是。
一人教前的規矩,一人教閨房之事,只是點到為止,并不深究。
規矩倒也罷了,與在太后跟前相差不大。另一件事,阿妧面紅耳赤的聽著,在嬤嬤提問時,還要回答。
這麼過去了三日,教導告一段落。
阿妧要試送來的裳,得了半日的空閑。
因預備將送給皇上,太后并不用去前面服侍。阿妧托人問過欽天監,知道今夜有雨,便去了小廚房鼓搗了整個下午。
等到太后晚膳時,阿妧才帶著燉的湯過來。
“奴婢聽素心姐姐說,太后娘娘昨日方才停了藥,能用些葷腥了,便去燉了這道竹筍火湯。”阿妧笑盈盈的端著托盤,恭敬的道:“奴婢得太后恩典,也想在您面前略盡綿薄之力。”
馮太后看著阿妧,目滿意之。
才去過小廚房燉湯,怕上的煙火氣沖撞主子,已經去沐浴更過。此時正是面艷,暖香襲人的時候。
“不錯,你竟有這般好手藝。”馮太后嘗了一口,贊許道。
阿妧才進宮時,做的盡是些雜活,在膳房也是幫過忙的,后來才輾轉到了永壽宮,故此會些灶上功夫,馮太后并不意外。
“太后謬贊了,奴婢不敢當。”阿妧神溫婉順。
右手持箸,纖細修長的手指搭在筷子上,格外好看。太后留意到,手上的傷幾乎已痊愈。
“這湯可還有?”馮太后忽然問道。
阿妧聞言,面欣喜之。“太后您喜歡?小廚房還煨著,奴婢這就再去盛來。”
“不是哀家要喝,是想讓你給皇上送過去。”馮太后著阿妧,意味深長的道:“皇上也喜歡這道湯。”
擇日不如撞日,該讓阿妧去試一試了。
屏退了周圍服侍的人,馮太后只留了阿妧。“哀家著人教導你幾日,聽說你規矩學得極好。你去好生服侍皇上,言行仔細些別沖撞了。”
阿妧俏臉飛紅,驀地生出些手足無措的局促來。
“哀家會讓小順子在福寧殿外等你,便是夜深了,你也不必害怕。”
馮太后的意思,是皇上不一定會臨幸,只是讓多留些時候。
阿妧深吸一口氣,緩聲應是。
***
福寧殿。
西南有急軍務送來,趙峋正在批折子。
聽到崔海青通傳說是太后命阿妧來送湯,他抬頭看了一眼時辰鐘,已經過了戌時。
“讓進來。”趙峋復又低頭,提筆繼續批折子。
阿妧提著食盒進來后好一會兒,才覺得上暖了些。欽天監的勘測沒錯,來時已經起了風,怕是要下雨。
直到批完了手中那本折子,趙峋才看向阿妧。
“皇上萬福。”阿妧這才不疾不徐的蹲行禮,神順。“太后娘娘命奴婢給您送了湯來。”
竹筍火湯的香氣已經從食盒中傳來,阿妧不等趙峋開口,又道:“請皇上準許奴婢用小火爐煨一煨湯,這一路趕來怕是有些涼了。”
趙峋淡淡的應了一聲,準去了。
得到趙峋的準許,有小侍帶著阿妧去了偏殿,尋了個小火爐給用。
阿妧將陶罐端出來,很耐心的用小火一點點加熱,并不急躁。聽著外面風聲越來越大,反而有幾分安心的覺。
太后和皇上能彼此試探拉鋸,卻沒辦法再等下去。
下雨天,留人天。
天留人,不留?
阿妧定了定神,只專心擺弄著這湯。
今日事多,趙峋一時倒也真的把阿妧給忘了,當雨滴打在窗欞上,發出的聲響無法忽視時,趙峋才想起了。
“阿妧在何?”
崔海青回道:“阿妧姑娘還在看著湯,見您在忙,沒敢打擾您。”
原來如此。
趙峋在心中笑笑,原來太后迫不及待,特選了這樣好的時機,讓人送了湯來。
放下筆,趙峋起走到了阿妧所在的偏殿。
殿外已是下起了大雨,雖是春雨貴如油,這雨下得委實不小。
“皇上,湯已經可以用了。”阿妧見趙峋來,停下了手中的忙碌。正要取碗時,一雙骨節分明的大手按住了的手。
阿妧驀地紅了臉,不敢轉去看。
趙峋攔住的作,幾乎將半抱在懷中。
“不必麻煩了,朕自己來。”低沉溫和的聲音近距離的傳到耳中,松了手,湯匙落在湯碗上,發出清脆的聲響。
宛如心碎的聲音。
阿妧覺自己的心緩緩沉了下去,頃刻間那個溫暖的懷抱放開了。
“是。”阿妧恭順的站在一旁,聲道:“奴婢告退。”
窗外的雨細的落在地上,如彈珠彈,阿妧來時并沒有備傘。崔海青特意命小侍尋了把傘給阿妧,阿妧沒有拒絕,溫聲道謝。
撐開傘,一步步從臺階上走了下去。
趙峋著離開的背影。
風越刮越大,那道纖細的影的攥住手中隨時都能被吹走的傘,那是唯一的庇護。
“讓回來。”趙峋心中驀地一,發了話。
崔海青忙親自去傳話,住了即將走出福寧殿大門的阿妧。
此時阿妧上已經了,臉上滿是水痕,分不清時淚水還是雨水。
“阿妧姑娘,皇上讓你回去。”
在聽到這幾個字的一瞬間,阿妧怔了怔。
“阿妧姑娘,快走罷,免得著涼。”崔海青在旁邊提醒道。
阿妧這才回過神來,忙答應下來,跟著他往回走。
想哭,借著雨,也真的哭了出來。
這一次,賭贏了。
***
阿妧渾,自是不能直接去趙峋面前,匆忙間借了福寧殿宮人的房間。
趙峋吩咐,讓沐浴更后去見他。
不敢耽擱,匆匆收拾好后有宮人取了件新的宮裝給,引著去了側殿。
趙峋正坐在榻上,手上已經換了一本游記,慢慢翻著。
等阿妧被帶來時,眉目低垂站在一旁。
“你們都退下。”趙峋手上的書翻過一頁,淡淡的道。
崔海青識趣的領著人都退了出去,只留下阿妧在。
趙峋的目終于落在阿妧上,這件裳不合略顯得窄了些,卻愈發襯得腰肢纖細,姿裊娜。
“到朕邊來。”
阿妧聲應是,仿佛剛剛被趕出去的不是,順的在趙峋的塌邊跪下。
趙峋抬起的下頜,強迫跟自己對視。
“眼圈紅了,哭過?”趙峋的嗓音如醇酒般醉人,還著上位者的傲慢和漫不經心。
阿妧慢慢的搖了搖頭,低聲道:“眼里進了雨水,了。”
趙峋細細的打量著,仿佛要將整個人看穿似的。
也只能仰著頭,任由他目一寸寸在自己上逡巡而過。
忽然,趙峋放下了手,輕笑一聲。“你就這麼想到朕邊來?”
聽出這句話中的輕蔑,阿妧淚盈于睫。皇上已是說得委婉,應該換個詞,爬-床更為妥當。
“能服侍皇上是奴婢之幸。”阿妧眼中的水盈盈,格外惹人憐惜。
說著,巍巍的去牽趙峋繡著繁復暗紋的玄袖,這已是敢做出的最大膽舉。
見趙峋并未躲開,滿是哀求的開口道:“奴婢,求皇上垂憐收留——”
方才未作的趙峋將的手指掰開,就在阿妧絕的看著他時,他反手握住了冰涼的手。
頃刻間覺得暖意將自己包圍。
“朕答應你。”趙峋深深的著。
似是,又似是審視。
這個世界妖物橫行,正待英雄兒女書寫傳奇。可惜,你不是冰清玉潔的女主,不是身嬌體貴的反派女二,而是人人討厭的炮灰女三。
豐州沈氏繡坊之女沈婳,自幼嬌縱,生的朱唇粉面,冰肌玉骨,可惜身子虛弱,走三步喘四聲,命不久矣。 沈家逐漸沒落,她的親事也跟著一再耽擱。 侯府世子崔韞矜貴冷峻
平民出身的樑瓔,幸得帝王垂青,寵冠後宮。 她陪着魏琰從一個傀儡,走到真正的帝王。爲魏琰擋過箭、嘗過毒,因魏琰受過刑,被百官罵爲妖妃。她以爲這是同生共死的愛情,哪怕落得一身病痛、聲名狼藉,亦從不後悔。 直到大權在握後的帝王坐在龍椅上,眼裏再無以往的柔情。 “朕可以許你皇貴妃之位。” 至於先前說的皇后的位置,他留給了真正心愛之人。 原來自己自始至終,不過是他捨不得心上人受苦的棋子。 樑瓔心死如灰,俯首在紙上一筆一畫地寫下:“臣妾懇請皇上准許臣妾出宮。” 她在一片死寂中,終於等來了帝王的一聲:“好。” 自此,一別兩歡。 他江山在握,美人在懷,是世人稱道的明君,風光無限。 她遇見了真正相知相許的人,夫妻舉案齊眉,倒也安穩。 出宮後的第五年,她在大雪紛飛的季節裏,看望已是太子的兒子時,被喝醉酒的魏琰圈在了懷裏。 紅着眼眶的帝王似癲似瘋,乖巧得不見平日的狠厲,卻唯獨不肯鬆開禁錮的雙手。 “朕後悔了。” 後悔沒有認清自己的心,放走了真正的摯愛,留餘生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