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貓耳小說 耽美BL 將軍令 第11章

《將軍令》第11章

第11章

昭華宮中近日特別的熱鬧,皇子百日宴近在眼前。

這麼小的孩子便已經喜歡出門逛了,看到新鮮的東西他會發出咯咯的笑聲,娘將他抱在懷中,在院子裡走,不時用手指點他胖乎乎的小臉。小寶寶閉著眼,嘟起沒牙的,順著手指的方向移,似乎是要吸,然而他並沒發出哭聲,這表示他只是在玩鬧。

陳貴人靠在亭子裡,微笑的看著這一幕。

如此的全神貫注,以至於宮娥帶進一個人來,也不曾發覺。專心看著兒子在空中揮舞的小手,不時發出滿足的笑聲。無論什麼樣的人生了孩子之後,生命中一大半的天空便立刻屬於那小小的軀了,這可真是件奇怪的事

陳則銘立住,凝視的面容。

陳貴人覺察到那可算是無理的視線,將頭轉了過來,一怔之後,發出一聲驚訝的呼聲,站了過來。

生產僅三個月,形便令人驚奇的苗條了下來,甚至仍帶著一的窈窕。

奔到陳則銘前站定,用一種興的目貪婪打量著昔日的玩伴兼人,一點也不避諱。

陳則銘被看得有些不自在,正想開口,蔭蔭浮起了一個笑容:「看誰回來了——我們的大英雄!」

陳則銘「啊」了一聲,「蔭蔭!」他口道,帶著些許責怪的口氣,臉上有些紅了。

蔭蔭調皮地笑,此刻的分明仍是當初那個孩子,「宮中都傳遍了,樸呂之戰那快如閃電的勝利,太讓人神往了!」陳則銘轉往四周瞧,果然不人在看他,於是更加尷尬。

蔭蔭轉招手,娘抱著孩子走了近來。

兩人對視片刻,都從方才的興離了出來。

Advertisement

須臾,蔭蔭歉意般笑了笑。陳則銘道:「恭喜了!」他想自己的笑容應該很自然,在家練習了很多遍。

蔭蔭接過兒子,將頭埋在孩子頭頸旁停留了片刻,擡起頭道:「我希他將來能和你一樣,為傲笑疆場的好兒郎。」陳則銘含笑不語,低頭逗弄那孩子。

那孩子臉龐雖然胖乎乎的,但眼角眉梢與皇帝已經有幾分神似,看得陳則銘心中無端地一

吳過最終還是被調遣了,明升實降,除了陳則銘誰也不知道這是為什麼。

陳則銘其實也不太明白,皇帝此舉顯而易見是為了保他,為什麼,因為這次勝利?皇帝已經不恨他了嗎?之前那麼大的惡意,就因為一次戰功全消失了?

這恩賜,或者說幸運來得太快,他有些措手不及,他想自己應該高興才對,卻來不及有任何覺。他只覺得很困

但同時他是愧疚的,有人代自己過了。

他百般周折,找到了吳過在京城的住

吳過不是京,出征前臨時被調京,返京後一直住在一間客棧裡…

陳則銘找到他時,他正在屋中打點行李,著看起來頗有些寒酸,而頭頂上店家正在修屋頂,重新鋪瓦,弄得丁當直響,口中嚷著前夜雨大水,弄了不的床褥。

看著進來的,照在那堆舊得褪上,陳則銘只覺得心中的歉意又到達了一個高峰。

吳過在此地認識的人不多,推薦自己京的恩師也已經道過別。見到陳則銘來,驚訝之餘也有些激。

兩人到街上館子了酒菜,說來奇怪,兩人之前同行四、五個月,一直互為制肘,並不覺有此刻這麼親近。陳則銘將上銀兩都拿出來,說是與他做盤纏,吳過死活不要。陳則銘無法,只得收回,道:「可是吳兄我所累……」

Advertisement

吳過搖頭:「陳兄,你是個難得的好將軍……那日我見你不懼天險,冰川上行軍,就明白了如今朝中有你乃是大幸。總有一天,你會知道,累我的人不是你,你犯不著這麼疚。」

陳則銘聽他話中有話,大是奇怪,「吳兄,此言何意?」

吳過道:「這卻不能明說了……總之陳兄,場兇險遠勝戰場,暗箭從來比明刀更狠毒,你之後要自己小心。」說著舉杯,陳則銘見他不肯多說,也不便追問,兩人惜惜話別。

過了月餘,邊境傳來消息,匈奴右賢王律延領兵屢犯邊境,搶劫財,掠奪人畜,並在一次戰鬥中殺了邊境守軍將領,如今大軍就守在長城之外,點名要與取樸呂的陳則銘一決高下。

陳則銘聽聞消息,上奏請戰。

皇帝不置可否,卻於當日朝後,留陳則銘書房談。

陳則銘立在檻等候,看著眼前擺設一如從前,他臉有些蒼白。

那個夜晚,雖然預先服了藥,但並不表示他忘記了其中的過程。恰巧相反,每一的細節在他心中都異常清晰。

他曾以為自己可以忘,也嘗試這麼做。

在戰場的時候,他真的以為自己擺了,回京後這麼久,他也一直不去想起。

但這一刻,他突然意識到,發生過的事其實很難抹殺,被他刻意封存起來的那些影像鮮明地跳了出來,爭先恐後的在他眼前閃現飛舞。他甚至又有了那種吐的覺,肚腹中像是有什麼在燒灼。

他有些恍惚,垂下頭,突然看到了腳旁的人影。

他幾乎是反抖了一下,然後迅速回,低頭跪了下來。

「萬歲!」

皇帝踏進門來,漫不經心看了他一眼,突然攤開了手掌,手心裡放了一件東西,正幽幽閃著寒

Advertisement

律延在長城外等了很多天,他並不熱心於去攻打那條磚石砌的城堡,只是時不時的派兵在那附近擾一陣,看著那些驚慌失措的人奔走呼,他有種奇特的快。那是勝利者才能會的。

而事實上,他是在等那個陳則銘的漢人將軍出現。

匈奴右賢王其實是個非常無聊的差事,終年指揮手下的軍隊東征西戰,一刻不得閑。

掠奪,這個是戰爭的本價值。而於騎擅長野戰喜襲的匈奴軍鮮有對手,於是這種在馬背上殺戮的生活千篇一律,這導致律延對自己的人生使命難免有些厭煩。打一場沒有懸念的戰在律延看來簡直毫無意義,從心深來說,作為一個勇士,他的只是對手,能與自己匹敵的對手。

先前有個姓楊的漢人領軍打敗了他手下的得力大將耶禾,這讓他很是興了一陣,於是接下來連雲堡的守衛戰中他便親上陣了。

那是個總帶著微笑的青年人,陣前對話時也不失禮數,給人一種如沐春風的覺,律延對這個人很有好

他對有才華的人一向很有興趣。

但名為楊粱的男子婉言謝絕了他勸降的好意。

律延非常鬱悶自己不得不殺掉這樣一個傑出的人。

那並不算太難,楊粱帶來的兵很多,但太多的話,糧草供給便了大問題,律延第一步便是派人去燒糧草。楊粱預料到了這點,將他的攻擊阻了回來。

律延知道那確實是個聰明的年輕人,這樣才有意思。

楊粱將他堵在連雲堡,連雲堡後面是一無際的冰川,冰川之後是樸呂國及西域諸國。其實按地理上來說匈奴與樸呂國也相鄰,但它們中間隔著萬丈高崖,不說人了,鳥也飛不過去。

楊粱的打算是把他困死,拖到他彈盡糧絕,再兵不刃,拿下連雲堡。

這應該說算個不錯的主意。

但楊粱所不知道的是,匈奴與樸呂國有一條橫架在懸崖上的通道,那是一條繩橋,位置非常,就因為有了它,本來隔著萬丈深淵,完全無法通信的兩個國家已經被打通了。雖然它只是座小橋,能同時容納的人也不多,但已經足夠了。

樸呂國主派人從橋上送信給匈奴,單於立刻派出了第二批軍隊。

接下來的事順理章,楊粱的大軍被前後夾擊,而後這一擋,同時也斷了他的糧路。

幾天後,楊粱不得不率軍發起突圍戰。這樣一來他再厲害,也只能做了刀箭下的冤魂。

律延站在連雲堡的城牆上,注視著楊粱被那支箭當穿,然後落到馬下。他忍不住重重的嘆息了一聲。

楊粱倒下去那一刻,有些難以置信的看著他,縱然跌倒,他的依然輕盈如同鳥類,一點也不像是死亡即將來臨的樣子。

那真是個好的生命。

失去將領的敵軍如無頭的蒼蠅一樣混,律延很快結束了戰鬥。

事後律延派人找到楊粱的首,他親自去看了看,楊粱閉著眼,臉上很乾淨,要不是模糊的傷口,他幾乎要以為這個人只是睡著了。他派人把送至漢人營中。那裡只剩下量重傷兵士,想來是走不,不得不被留了下來,而在看到青年將軍的時候,那些人全都呆住了。

律延仁慈地撤開了軍隊,他並不想趕盡殺絕,那不是他行事的風格。剩下的人幾日後便灰溜溜撤走了,這都在律延意料之中。

而在他想像之外的,是自己的班師回匈奴不久後,連雲堡被破的消息也迅速到達了。

他幾乎不能相信,連雲堡的兵力是自己親自部署的,雖不能算堅不可摧,但就是再來一個楊粱也未必能在短時間破掉。

律延帶人趕到那繩橋旁,試圖保住將來反擊的最後賭本,卻懊惱地看到那長長的繩索孤獨的垂落在萬仞山崖上,它們被人從對岸生生砍斷了,而之前為了修這橋,匈奴花費了三年。

律延意識到,更強的對手出現了。

很快,在關外開始流行一個傳說。

人人都說,陳將軍是天上武曲下凡,為解蠻族之憂而降下人間,所以樸呂國之戰贏得快如閃電,匪夷所思。他手下有一幫天兵天將,凡人所不能敵,否則那冰川從來沒人過得了,他們數千人是怎麼過的呢,誰也想不出來。

很顯然,他們是飛過去的啊。這樣一解釋,聽的人都是恍然大悟,連連點頭。

而且,這位將軍端正英俊就如同畫一般,凡人哪裡會有這樣的相貌呢。有見過陳則銘的人連忙為這段傳說加上了註解。眾人都嘩然,俊又無敵的年輕將軍,本就是如同傳奇一般的存在,百姓們立刻被這樣華麗的想像擊中,激不已,輕而易舉便相信了傳言中的一切。

既然是天神下凡,那此次來犯的右賢王律延首當其沖,就該是死在陳將軍手下的第一名番將。眾人說到興起時,都有些難以自製,紛紛掌,仿佛即將擊在右賢王臉上的那一拳原來是自己揮出去的一樣興

一開始,律延並不在意,戰場上無聊的傳言從來都很多。漢人有句話,謠言止於智者,他深以為然。但很快他便發覺局面有些出乎自己的預料,謠言愈演愈烈,甚至在自己軍中也流傳起來。

已經有兵士開始相信並顯出懼怕緒,這不奇怪,匈奴人從來都敬畏神鬼自然之力。

他的大將耶禾偶然在他面前提到了這個來歷古怪的謠傳,耶禾說起的時候,顯然半信半疑,帶著些困的神,詢問律延是否需要準備些巫師之類。

律延看了看耶禾:「你也信了?」

耶禾不自在了,他可是員猛將,但他還是說了出來,「有準備總是好些,將士們都勇猛得如同草原上的狼,但畢竟只是凡人之軀。而且王爺尊貴之……」

律延笑了笑,打斷他的話,「告訴兵士們,本王會親手斬下那人的頭顱,讓稚的漢人看清楚,神話是如何變笑話的……所謂天神,哪裡會是那麼輕易便能降落凡間的?」

話雖然這麼說,當兩軍對壘時,律延還是被對面白袍小將拔的姿吸引住了目,他回頭對耶禾贊嘆道:「果然是如畫哪。」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