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貓耳小說 古代言情 小公主又幫母妃爭寵了 第16章 配得上天下最好的東西

《小公主又幫母妃爭寵了》 第16章 配得上天下最好的東西

 十公主竟了他的師妹?

 李絮翻看孫醫正送的金針時,王梓青在一旁咧開傻笑:“師父說金針先拿著給公主玩,讓公主有空翻翻這些醫書,過幾日再給公主送正式的見面禮。”

 老頭兒還會的!

 李絮有些意外:“這還不算是正式的見面禮?”

 “不算,師父說這些是開胃小菜,不能讓公主覺得拜他為師是吃虧了。”

 王梓青看李絮歪著小腦袋在看他,馬上手足無措道:“那個,下也是才知道師父收公主為徒,沒來得及下值歸家,等明日進宮一定挑個好東西給公主當見面禮。”

 不會又拿他祖父珍藏的好東西送來玲瓏居吧?

 想到被孫老頭打趣的事兒,李絮憋著笑:“好,我等師兄的好東西。”

 李絮一聲師兄,讓王梓青高興傻了!

 只盼著快點到下值的時辰,好歸家挑送師妹的見面禮。

 他是同手同腳離開玲瓏居的,將安頓好新來的宮太監,來找李絮的青荷笑得肚子疼。

 “王太醫也太好笑了,小主子不知道,他剛出門時還回頭看小主子,差點絆到門檻摔一跤。”

 青荷著笑疼的肚子:“以前他來九玄宮出診時,奴婢也瞧見過他幾次,他看著一本正經,怎麼在小主子面前變得這麼傻乎乎的。”

Advertisement

 李絮涼涼的看一眼:“不許說我師兄傻。”

 “好,奴婢不說,奴婢來找小主子,是說另一樁事。”

 青荷抑不住的興:“剛剛奴婢帶著新來的宮太監悉九玄宮,回來時聽到有人在議論,吳嬪娘娘在皇后那兒罰了,皇后娘娘罰半年月俸,還罰足在九玄宮。”

 “雖說足在九玄宮不算什麼,但這麼一來,吳嬪就沒法去皇后娘娘要辦的賞荷宴,賞荷宴那天皇上也會去,看吳嬪還怎麼得意?”

 青荷興災樂禍完,一臉崇拜看著李絮:“小主子太厲害了,去過一趟南薰殿,皇后娘娘居然替咱們玲瓏居撐腰了。”

 “吳嬪害了咱們家娘娘,只是罰吳嬪足太便宜了。”

 “秋蘭死得蹊蹺,小主子為什麼不將這件事稟報給皇后娘娘?”

 青荷忠心耿耿,太為和魚人著想,但腦子還是太簡單了。

 以前玲瓏居只有三個伺候的下人,還出了秋蘭那麼一個細。

 如今伺候的下人多了好幾個,人多眼雜,難免不會被人鉆了空子,是時候敲打一下青荷了。

 “皇后娘娘替玲瓏居撐腰,是因為本公主在眼里是一個有用的人。”

 李絮斂了笑意看著青荷:“但不代表為了我,要與尚還得寵的吳嬪撕破臉皮,鬧到父皇跟前去。”

Advertisement

 “皇后不,自有不的理由。”

 “治理后宮牽一發而,興許吳嬪做的事還沒有徹底激怒皇后,留著還有用,能用制衡別的妃嬪。”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皇后娘娘的心思,不是我們一個小小的玲瓏居可以揣測的。”

 李絮提醒:“你也不能覺得皇后是在替玲瓏居撐腰,皇后娘娘與楊貴嬪好,楊貴嬪膝下所出的三皇兄,給皇后娘娘做了養子,今日南薰殿送來的賞賜,一是因為我救下月姐姐這層關系,二是我獻書有功。”

 “皇后娘娘只是做了一個后宮掌權者該做的,不偏不倚。”

 “賞賜玲瓏居的東西沒有逾越一宮里的規矩,給玲瓏居送來紋銀,也是罰了吳嬪月俸,還有補齊我娘親被克扣的月銀。”

 被李絮這麼一番提點,青荷的臉有些泛白:“小主子,是奴婢想得太簡單了!”

 “你的確想得太簡單了!”

 “上回楊貴嬪宮里來送賞賜,你說我在若水軒過驚嚇,癡心妄想楊貴嬪會替我撐腰,卻不知道,后宮關系錯綜復雜,楊貴嬪為別宮的主位娘娘,如何會輕易與管著九玄宮的吳嬪為敵?”

 李絮冷靜的提點:“在這宮里能為我們撐腰的,只有自己,自己強大了,你才值得綁在一繩上的盟友為你撐腰。”

Advertisement

 被揭了老底,青荷臉慘白,砰的一聲跪倒在地:“奴婢錯了,請小主子責罰。”

 “倒也不必,你是為我和娘親一片好心,只是以后這樣的小心思不能再有了。”

 想來也提醒得差不多了,李絮扶起:“如今玲瓏居添了那麼多人,人多眼雜,你管著玲瓏居的下人,要多留個心眼,按我的吩咐行事就好,拿不定主意的一定要跟我商量。”

 能將后宮的彎彎繞繞看得這般明白,家小主子簡直智近于妖,也只有這樣的小主子,才能護住家娘娘。

 青荷打心眼里佩服敲打的李絮。

 “奴婢懂了,不會再擅做主張!”

 王梓青第二天來玲瓏居補齊了他給李絮的見面禮,是一串奇楠沉香木手串。

 沉香有行氣止痛,溫中止嘔,納氣平的奇效。

 沉香的形,是樹木自我療傷的固化了樹脂和木質混合,十分名貴,特別是奇楠沉香,更是沉香中的珍品。

 李絮有些擔心又是王梓青拿了他祖父的珍藏。

 “師兄這份見面禮太貴重了!”

 “不貴重,師妹份尊貴,配得上這天下最好的東西。”

 看李絮神不對,他忙解釋:“這串沉香奇楠木的確是我祖父收藏的珍品,還是曾祖母南平公主戴過的,但這次我沒有拿,是我祖父讓拿來給師妹當見面禮的。”

 “皇上命我祖父在弘文館整理,編撰歷代醫學典籍,其中就有傳染病的鉆研,師妹獻的道書里記有種痘治天花的法子,若真能行之有效,算是幫了我祖父一個大忙。”

 李世醫門傳人,對各朝醫學大儒都有研究,知道編撰《外臺要》的王燾在歷朝歷代被稱為重視傳染病第一人。

 對一個視醫為命,用畢生為百姓造福的醫學大儒而言,能治天花的種痘法的確能幫上他的忙。

 這些反而不足為道了。

 李絮于是坦然收下了他師兄王梓青的見面禮。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