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是人盡皆知的絕癥。順治也是死于天花。
康熙當年扛過了出痘,不會輕易夭折,便是順治屬意他當繼承人的原因之一。
如今太子也出痘,所有人都等著消息。
至于是等著太子功出痘的消息,還是等著太子不小心夭折的消息,就不得而知了。
太皇太后供上了痘娘娘,每日虔誠祈禱;宮里的妃嬪們也閉門不出,每日誦經。
康熙讓所有部門把奏折都搬到了宮中,每日陪伴著胤礽……陪伴著胤礽滿屋子噠噠噠跑。
康熙放下筆,著額頭道:“你還發著低燒,跑什麼跑?”
胤礽揚起長著痘痘的小臉:“臉,分散注意力。”
康熙嘆氣。
他當年患上天花有這麼活潑嗎?雖然那時他年級很小記不太清,但也絕對不可能吧!
為什麼胤礽患了天花還能如此有活力,吵得他頭疼。
“安靜一點。朕要改折子。”康熙嘆著氣道。
胤礽癟。
被關在屋好無聊,連跑都不許?他渾骨頭都躺懶了。
醫說天花不能見風,窗戶都關得嚴嚴實實。
宮里的窗戶都是紙或者絹糊的,度非常低。門窗一關,屋里昏昏暗暗,只有搖曳的燭火能提供一點亮,氣氛十分抑。
胤礽不習慣如此抑黑暗的氣氛,想用運舒緩一下心中的力,還被康熙著不準,說太吵。
胤礽老氣橫秋嘆氣。這還不如他自己待著呢。
康熙不知道自己親自伺候這個小祖宗,還被這個小祖宗嫌棄。
他批改完今日的折子后,拿了一本書給胤礽讀。
胤礽出天花后,康熙急得差點暈厥。
但現在胤礽這麼活力充沛,或許扛過出痘希很大,康熙松了一口氣,臉上有了笑容。
這一定是瑪法保護,大清龍氣保護,不愧是他的太子。
可康熙給胤礽讀書時,他的笑容漸漸消失,并想打兒子。
胤礽的問題太多了,問出的問題還大多稀奇古怪,讓康熙好幾次回答不上。
皇帝都死要面子。康熙會承認自己回答不上問題嗎?當然不能。
康熙強撐著面子絞盡腦回答。
胤礽:“南宋時已經有了紅薯苗,為什麼我們大清時才廣泛種植紅薯?”
康熙:“大約是他們蠢。”有這事嗎?
胤礽:“前明為什麼燒掉出海的大船?”
康熙:“是因為出海導致國庫空虛……”
胤礽:“主張海令的員自家家族就做出海走私貿易啊。他們能賺,為什麼前明賺不到錢?”
康熙:“大約是前明皇帝蠢。”還有這事?
胤礽:“世界這麼大,英吉利民地大到可以稱日不落,為什麼我們沒有民地?”
康熙:“我們剛關……你怎麼知道英吉利?”
胤礽甩鍋:“瑪法說的呀。”
康熙眉頭皺,心里逐漸不爽。
他的太子他要親自教,汗阿瑪指手畫腳干什麼?
但換位思考,汗阿瑪現在只能和傻孩子胤礽說話,不教胤礽也不可能。
何況那是自己汗阿瑪,康熙還真無話可說。
康熙立刻合上書,免得胤礽再問他答不起來的問題。
他轉移話題道:“瑪法什麼時候說了這麼多?你之前可沒和阿瑪說過。”
胤礽條件反想要撓撓臉蛋再回答,被康熙捉住手。
胤礽臉上被康熙纏了幾圈氣的繃帶,只出一雙眼睛兩個鼻孔一張小。
“不準撓,會破相。”康熙十分滿意自己纏出來的效果,拿出西洋鏡給胤礽看。
胤礽看到鏡子中的僵尸寶寶,言又止。
很好,他被自己萌到了。
不愧是你,胤礽!變僵尸寶寶都這麼可!
“瑪法說過很多,想不起來。”胤礽了自己的繃帶臉蛋,“突然想起來。阿瑪你又沒問。”
康熙:“……還是阿瑪的錯了?”
胤礽:“對!哎喲!”
康熙把胤礽手掌攤開,“啪”的一下打胤礽手掌上。
不能彈腦袋崩和打屁屁,還不能打手掌心嗎?
熊孩子就是欠收拾。
“我生病了!”胤礽中氣十足的干嚎,“阿瑪不能打我!”
“打手心不打。”康熙把想逃跑的胤礽提溜回來,“瑪法還說了什麼?”
胤礽還是那句老話:“記不住。”
康熙嘆氣。這家伙,除了偶爾想起一些,大約只能自己問,他才能回答了。
康熙問道:“除了英吉利,你還知道哪些國家?”
胤礽一邊在康熙手臂下鉆來鉆去試圖再次逃跑,一邊道:“荷蘭!打死!”
“占了臺灣,被鄭功打跑的荷蘭?確實應該打死。”康熙將胤礽按懷里,又打了一下胤礽的手板心,胤礽終于老實了。
等收拾了三藩,康熙遲早要劍指臺灣,早已經視臺灣為大清國土。所以趁著明末戰占了臺灣許久的荷蘭,在康熙看來也是窺伺國土的敵對番邦。
胤礽又道:“法蘭西!有好多土地!灑下種子不用管都能收獲的沃土地!”
康熙不相信:“還有比我們大清更繁華的地方?”
胤礽問道:“阿瑪你去看過?”
康熙:“……沒有。”
胤礽從繃帶里出的大眼睛發出鄙視的芒:“眼見為實耳聽為虛,瑪法說的。”
康熙:“……”
胤礽搖頭晃腦:“玄燁,漢人的書讀傻了。”
康熙:“……”這神態,難道胤礽模仿自他汗阿瑪?
從小到大他幾乎都是靠自學,讀什麼書也都是自己選擇,你死得早你還嫌棄我讀書讀傻?
胤礽以手指天:“外國有的,我大清都要有!海外那些沃土地,他們能占,大清也能占!大清才是日不落帝國!”
康熙陷沉思。這麼狂妄?我阿瑪是這個格?他不是一直被多爾袞和皇瑪嬤制著?是個多愁善……等等,制?
康熙有些明白為什麼胤礽口中的瑪法,和他所知道的順治完全不一樣了。
汗阿瑪年時候被多爾袞制,沒了多爾袞又被皇瑪嬤制,用了各種極端的方法宣泄自己的不滿,最后還都勝利了。這脾氣,不像是個沒野心的。
可惜汗阿瑪年富力強時患天花駕崩,雄心壯志在心底就這麼沒了,估計憋了一肚子的氣,就想指兒子孫子繼承他的雄心壯志。
雖然孫子暫時還是個憨的,但可以給他英明神武聰慧過人的兒子當傳聲筒啊。
就是這個傳聲筒有點氣人。
康熙拍了拍咋咋呼呼的兒子:“海外……海外真的有這麼好?”
現在的康熙還沒有“我大清地大博天、朝上國”的想法。
清人剛關兩代,順治還沒怎麼有所作為就駕崩了,大清的基業是康熙來奠定。
等一切穩定之后,康熙見識過沒那麼的華夏大地的繁華,聽了無數人的吹捧看了無數天、朝上國的文章之后,可能會變得狂妄自大,但現在……
大清東邊不西邊,南邊洪水北邊旱,還是個年輕人的康熙也有心浮氣躁、認為這地方破事怎麼這麼多的時候。
“有!”胤礽見康熙上鉤了,立刻興起來。
父子倆被關在宮殿里都很無聊,康熙終于有空聽胤礽瞎。要是平時,康熙逗一逗兒子,問幾句詛咒的事后,就立刻忙其他事去了。
胤礽不太擅長編造謊言,說謊說得結結。
還好他年紀小,這顛來倒去的謊言聽上去才像是真話。若胤礽思維太連貫語言太流利,康熙才會懷疑有謀。
胤礽從北的大平原說到南有很多樹,從非洲無數金銀寶石礦說到澳大利亞的草原上野味多到沒人吃……他東一棒槌西一榔頭,康熙剛來了興致他就轉另一個地方,聽得康熙焦躁無比。
大清有西方傳教士,但西方傳教士總說東方好西方不好,莫不是騙他?
康熙開始謀論。
心生懷疑之后,康熙便從細枝末節中不斷加深了這個謀論。
現在大清的一些好東西,紅大炮是仿制西方的大炮,紅薯土豆玉米西方來的,一些急用藥西方來的,連西洋鏡西洋鐘等珍寶也是外來的……好像西方確實不差?
康熙自言自語:“那為何西方傳教士對大清畢恭畢敬?”
胤礽問道:“是大清對前明的那種畢恭畢敬嗎?”
康熙郁悶:“保,為何你會這麼說?瑪法說的?”
胤礽點頭:“瑪法說,這前……”
前什麼來著?胤礽腦袋卡殼了。
他的語造詣在高考之后就全還給語文老師,現在想說個語,展現一下“這是瑪法說的高質量話”,居然一時半會兒想不出那個語該怎麼念。
唉,現在要是能上網搜搜就好了。我再也不嫌棄你了,度娘!
胤礽抱著自己的繃帶腦袋左晃右晃,一會兒“前”一會兒“后”,看到康熙笑出了聲。
“是前恭后倨。”康熙解道,“典故來自《戰國策》,本來應該是前倨后恭。據形,可顛倒使用。阿瑪給你讀過這個典故,你怎麼什麼都記不住?”
胤礽抱頭:“哦。”
爺就是文盲,自信放芒。
目的達到了就OK啦。
作者有話要說:現在的康熙對順治還有眷念之。等他再大十歲,胤礽若像現在這樣搬出順治來,估計直接就完被圈的夢想了。
前世,她辜負宸王深情,三年籌謀,一門心思傾盡外祖家的權勢扶他上位,卻不想待他登基,卻伙同她視如親姐妹的姐姐栽贓陷害,下旨滅她外祖一家滿門,她的親人被謀害,她的孩兒生生被惡女剖出,而她避之不及的人卻原來藏了一腔深情,死也要與她同穴。 重回噩夢開始前,這一世,她定要不遺余力護家人,向渣男惡女尋仇。只是那個前世情深的人還是黏著她問“卿卿何時嫁給本王”,還是護她周全,和她一起看盛世風華
【1v1,雙潔,雙強】 “報告王爺,醫妃她沒死,還帶著好幾個崽殺回來了!” 盛蘇蘇沒想到,自己剛穿越,就生下來兩個貼心小萌寶! 她披著馬甲,帶著崽崽,誓要把渣王身邊的大寶也奪回來。 然后再報渣王棄她如敝履之仇! 遇到丑女擋路,踹開!后娘奪財,踢飛!渣男搞事,扎他! 結果最后發現,那帥得逆天的渣男王爺…… 竟然,一直對自己情根深種?!
前世顧明秀嫁進靖國公侯府,被庶妹害得夫死子亡含恨而逝,重生回到五年前,懲惡妹,打姨母,救兄長,不屈命運安排,嫁就要嫁自己看中的。 他是長公主之子,英國公世子,生來高貴,卻病體纏身。 人人都說他娶她是拿她當藥引子,他也以為,她就是自己的葯,殊不知,相處相知中,愛意早已浸入骨髓。 「世子,世子妃打了金姨娘,侯爺要將她關進虎籠」 「兩瓶鶴頂紅,夠不夠毒死籠里的所有老虎?」 「世子,世子妃打了愉貴妃的弟媳,愉貴妃要送她去掖庭」 去愉貴妃娘家放火,用火油」 他將她寵得無法無天,她以為,她的感情在前世就耗盡,沒有了再愛能力,很幸運遇上了他,這一世願用生命去愛的男人。
白切黑和親公主X深情鐵血草原單于,遙遙”指“遙遠的故鄉”。“遙遙”也是女兒的小名,瑉君起這個名字也是寄托自己想要回家的念想。同時也算是一種宿命般的名字吧,女兒小名是遙遙,最后也嫁去了遙遠的西域,算是變相的“和親”月氏的大雪終于停了,我仿佛看見天山腳下湍湍溪流,茂盛的樹木與金燦燦的油菜花。我騎著馬去看我剛種下的小芽,一對鐵騎打攪了我的早晨,我沖到他們面前,指著最有氣勢的一個人破口大罵。他卻不惱,逆著陽光,將我籠罩在他的身影里,低下頭來,笑問道:“漢人?哪兒來的?”
【大女主、女強、重生女將、女扮男裝、家國大義、架空正劇、亂世群像,感情線弱介意勿入】 她死在封候拜將,榮耀加身的那一年。 原來毫無怨恨,終登高位也會重生。 前世,她因為母親的一句話,肩負起家族重擔,女扮男裝成為宗延氏長子,隨父從軍。 卻因自己的年輕氣盛感情用事,以至阿妹慘死,叔伯累戰而亡。 皇權爭斗儲位紛爭,她愚昧無知錯信旁人令父親受挾,困戰致死。 她以親族血淚筑堤得以成長,攬兵奪權,殺伐一生,終得封候拜將榮耀加身!卻也留下終生遺憾。 一朝重生,重回十五歲初入軍營之時。 這一次她再無不甘,心甘情愿女扮男裝,為父,為家,為國而戰! 至此引無數賢才謀臣為其折腰,得萬千猛將部卒誓死追隨。 橫刀立馬,南征北戰,定江山,安天下! - 若說有什麼不同,大抵便是她的身邊始終站著一人,如那任由她驅使的惡犬,所向披靡忠心耿耿。 他從無奢求,追隨他的將軍戎馬一生,無名無分,不訴情愛,唯有忠誠二字。 很多年后將軍墓中,他肉身筑鐵立于棺前,生死相伴。 【殺伐果決的女將軍vs嗜殺瘋批的惡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