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貓耳小說 現代言情 七零年代青云路 第16章 第 16 章

《七零年代青云路》第16章 第 16 章

 將公司的事托付給紅梅嫂子, 宋恂在兩天后坐上了開往省城的火車。

 與他同行的還有項隊長夫妻和項小羽。

 宋恂搞不懂,苗嬸這個睡不著覺的病又不是急癥,去那麼多人做什麼?

 不過,人家項隊長的理由很充分——

 “小會說普通話。”

 宋恂:“……”

 確實, 走出南灣, 外面的人基本聽不懂南灣方言。

 他又是去省城出差的, 不可能一天二十四小時陪著項隊長夫妻。

 所以, 帶個隨行翻譯, 很有必要!

 他們這次乘坐的又是那種遇到個柴火垛都要停一停的綠皮火車。

 宋恂早有準備,隨帶了一本上季度的《中國水產》, 打算用它打發無聊的二十多個小時。

 不過令他意外的是, 項小羽居然也是有所準備的,只是封面上套著書皮不知看的是什麼書。

 而且也不像項隊長夫妻似的,看什麼都新鮮, 左顧右盼。

 宋恂挑眉問:“你以前坐過這趟火車?”

 坐在他對面的項小羽,得逞地在心里哼了一聲。

 就說嘛,多讀書可以明智, 看多聰明!

 項小羽盯著書頁,故作矜持地點點頭:“六七年前我就坐過。”

 宋恂就迷了。

 看起來小的, 估著也就十六七的年紀,應該跟項前進差不多大。

 看項隊長夫妻的表現,好像是第一次出遠門的。

 不過, 六七年前確實有個特殊時段, 可以讓農村學生隨意出行。

 宋恂合上書,遲疑著問:“你不會是十歲就去省城大串聯過吧?”

 那也太小了。

 項小羽被氣個倒仰, 特意抬頭道:“誰十歲去串聯吶!我今年十九, 去串聯的時候已經上初中了!”

Advertisement

 合著這個宋大主任還當是個才十六七的黃丫頭呢!

 得給自己正名呀!

 項英雄看閨氣得臉都紅了, 趕忙安,呵呵笑著沖宋恂顯擺。

 “別看我們夫妻都是沒出過遠門的,但我家小去過的地方可多啦!不但去過省城,還去過廣東上海呢!你可能沒注意,我們家堂屋的墻上還掛著去上海串聯的相片吶!”

 提起串聯的事,宋恂還有話聊的。

 “我們當年多數是往首都去的,路上特別擁。沒想到你是往南走的。”

 還是在那麼小的年紀。

 項小羽對當年的事也頗為自得,把書本一收,笑盈盈道:“我就猜到去首都的人一定很多!所以我們長征隊就另辟蹊徑,在南方一帶活。雖然人也很多啦,但是比去首都的要一些。我大姐當年就是往北走的,想見的人沒能見到不說,回來時還又黑又瘦的。我就不一樣啦……”

 一旁的項英雄接話:“白胖白胖的。一路上騙了人家不好吃的。”

 項小羽:“……”

 爹可能跟有仇,怎麼總是給拆臺!

 宋恂幫說句公道話:“當時各地的接待水平不同,待遇上確實會有些差異。我有同學在上海串聯,條件比我們好很多。”

 “對對對!”項小羽忙點頭,“我們當時被分配去了新雅飯店住宿,那會兒我才十三歲,還是頭一回見到那麼漂亮的房子,就是那種看著就很高雅的歐式房子!跟我們住在一的兩個蘇州姐姐,還給我吃金貓糖,帶我們去大街小巷到閑逛,吃炒核桃和一五一碗的春面。”

 “所以,是們把你喂胖的。”宋恂笑。

 “哎呀,也不是很胖啦,我當時正在長。”項小羽跳過這個話題說,“我跟那兩個蘇州姐姐還有書信聯系的,們前兩年去隊了,可惜沒能來咱們這里!不然我還能看顧們一二。”

Advertisement

 宋恂又不自覺勾了勾角。

 在車上本就無聊,兩人聊了許多長征隊里的事。

 項小羽覺得,這次跟著出門果然是對的!

 這宋大主任今天跟說的話,比過去一個月都多!

 *

 宋恂并沒能按計劃在車上讀完那冊《中國水產》。

 主要是項小羽實在太能說了,小叭叭起來沒完。

 人家這麼熱地跟他聊天,還一會兒就翻出一樣零食與他分

 吃了不烤魚片和小魚干的宋恂,不好意思冷落對方,就這麼被拉著說了一路。

 等到次日中午,從火車上下來,他的耳子才徹底清凈了。

 省城的風貌確實與下面的縣市不同。

 寬闊的柏油馬路上穿梭著各公共汽車和自行車,各種商店飯店供銷社雜貨鋪一間連著一間,讓頭一次來省城的項家夫妻目不暇接。

 宋恂先帶著三人去車站對面的國營飯店簡單吃了頓午飯,就搭上公共汽車,前往省軍區醫院。

 聲稱自己十三歲就走過許多大城市的項小羽,在看到醫院門口的警衛后,也不叨叨了,安靜如地靠在爹娘邊,跟著宋恂往醫院里走。

 宋恂對項隊長說:“不知道人家今天坐不坐診,如果沒來上班,也別著急。你們多住幾天,好不容易來一次省城,你帶著苗嬸到轉轉。”

 項隊長原本打算在省城看完大夫,當天就坐車回南灣。

 雖然宋恂說過由他來安排住宿的地方,但是他們跟著來一趟就是麻煩人家了,哪能再讓對方破費。

 連縣城招待所的住宿費都要七八呢,省城的還不知是什麼天價。

 不過,如果果真大夫不在,他們再多等一兩天也是沒辦法的事。

 項英雄拍拍腰間的布口袋,咬牙大方道:“沒事,可著大夫的時間來。我帶著介紹信和錢呢,住宿費夠用!”

Advertisement

 宋恂笑了笑,帶著人往門診樓里走。

 一踏進門診樓,到都是病人,走廊里坐著的,站著的,甚至還有躺著的,簡直沒有腳的地方!

 項家人雖然也去市里的醫院看過病,但著實沒見過這種陣仗,項英雄不由跟媳婦小聲嘀咕:“這麼多病人來這里看病,說明人家省城大夫的水平高。你這回肯定能睡個好覺了!”

 苗玉蘭心里也升起些希

 這病雖不是大病,但著實折磨得人抓心撓肝地難

 宋恂引著他們去了三樓,經過護士站時,向年輕的小護士打聽。

 “同志,眼科的孟主任今天來了嗎?”

 “來是來了,不過,孟主任今天不坐班,下午還得去學校講課。”

 宋恂與道了謝。

 只要人在就行。

 他將項家三口安頓在眼科診室的門口,自己先敲門走了進去。

 診室的辦公桌后面坐著一位穿常服配白大褂的大夫,五十歲上下,面相說不出的嚴肅。

 邊還圍著兩個年輕醫生。

 聽到開門的靜,醫生抬頭看過去,正好瞧見了咧傻樂的宋恂。

 “大姨!”

 “哎呦,你怎麼這時候過來了?”孟淑君倏地站起來,快步走出辦公桌拉住他的胳膊問,“你不是寫信說,下生產隊工作了嘛?”

 去了生產隊,哪是輕易能回來的?

 話說到這里,孟淑君停了停,細心觀察他的表,猜測:“是不是宋恒那孩子給你寫信,說你爸媽的事了?”

 宋恂只以為他爸媽又拌了,沒當回事,笑說:“我在生產隊當了一個小領導,剛上任沒幾天就回省城出差了。這次回來是有工作任務的。”

 孟淑君不信。

 “既然是出差,你跑到醫院來做什麼?哪里不舒服?”說著就要把他按到椅子上,查看查看。

 “不是我,是我們生產隊長的媳婦,”宋恂說明了苗嬸的況,又解釋,“我如今正住在隊長家里,平時工作上也有些往來,他們家對我還照顧的。人家頭一回找我辦私事,我哪好意思拒絕!這不就把人帶到您這里了嘛,您幫我想想辦法吧!”

 孟淑君扶了扶眼鏡,問:“人帶來了嘛?”

 “就在門口等著呢。”

 “你說你長了二十來年,真是白長一個大傻個子,跟你爹一個樣!”孟淑君扭就要往外走,“既然人已經來了,哪有把人晾在外面的道理!你直接把人領進來,我還能怪你不?”

 生產隊長在省城不算什麼,連個芝麻都排不上號。

 但是回了生產隊,人家的權利就大了去了,想讓你過得舒坦不容易,但讓你不舒坦的辦法卻多得是!

 這個外甥,真是白長了一副聰明相!

 宋恂沒敢反駁,氣弱地鼻子。

 然后,就見他那個嚴肅斂的大姨,麻利地跑出診室,親親熱熱地將項家三口人請了進來。

 不說宋恂這個親外甥,連帶的那兩個年輕醫生,都不由對刮目相看了。

 孟淑君先是拉著苗玉蘭的手,批評了一通宋恂不會辦事,又夸人家閨長得漂亮文靜,謝了一番項家人對宋恂的照顧,才招呼著眾人在診室里坐下,問起了苗玉蘭的病

 苗玉蘭初來省城,又是來這種有士兵站崗的大醫院看病,本來還有些張的。

 哪承想,人家醫院的主任會這麼和氣!

 本就不是那種小家子氣的人,這會兒放松下來,也能清楚地說明病了。

 只是還需要項小羽幫著翻譯一手。

 孟淑君將兩個年輕醫生打發出去,才小聲對項家人道:“聽宋恂說,你們想看看中醫大夫?我們院里確實有個不錯的中醫,只是他上了年紀以后,除了給首長看診,已經不怎麼來醫院了。我得臨時跟對方聯系,看看他的安排。”

 苗玉蘭忙擺手:“我這個就是睡不著覺的病,要不就別麻煩人家了。”

 哪好意思這樣興師眾的。

 “你這個病不只是睡不著覺的問題,”孟淑君鄭重道,“聽你的描述,還有焦慮和頭暈的癥狀。你們市里大夫給的診斷是神經能癥,那就不能掉以輕心……”

 項家三人聽孟主任科普了一大通,暈暈乎乎地從診室里出來,搞不明白一個睡不著覺的病咋就能跟神病扯到一起。

 宋恂安他們:“我大姨只是個眼科大夫,說得不一定準。苗嬸自己不是沒覺得有什麼嘛,你們先放寬心。回頭咱們再讓那位中醫大夫看看。”

 “要不我們還是回去吧。”苗玉蘭不好意思道,“不好總麻煩你,今天已經耽誤你的正事了。”

 “前段時間,您整天給我和吳科學送飯,我也沒跟您客氣。既然來了省城,我總要盡地主之誼的。”宋恂知道他們心疼住宿錢,遂了底:“住的地方都是現的。我在船廠那邊有個小單間,你們三口過去住正合適,就是距離醫院這邊有點遠。”

 苗玉蘭被他說得心里暖呼呼的,心想,這個小宋雖然看著冷清,但還有人味的。

 “我們住了你的房子,你去哪里呀?”

 “今天剛回來,我還要回父母那邊看看。”

 宋恂正打算送他們去船廠,還沒走到醫院大門就突然被人從后摟住了肩膀。

 “嘿,宋小二,我喊你好幾聲了,你想什麼呢!”

 攀住宋恂的是個神的年輕軍,可惜另一條胳膊被繃帶裹得像粽子似的,吊在脖子上,看著有些稽。

 見狀,宋恂就笑開了:“你這是什麼造型?訓練傷了?”

 “嗐,別提了,被新兵蛋子給坑了!”孫卓遠親熱地摟著他的肩膀,說話的腔調帶著點戲謔,“你不是被船廠發配到鄉下去了嘛?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

 宋恂將剛跟大姨說過的話,又對他學了一遍,然后為他和項家人彼此做了介紹。

 面對項家人,孫卓遠倒是收起了上的兵勁兒,擺出新時代模范軍的樣子,先對三人敬個禮,再很客氣地與人家握手。

 “項隊長,歡迎你們來省城!宋恂跟我是過命的,以我對他的了解,他能將你們請來,還這樣忙前跑后地幫忙,那是真心拿你們當自己人了。”孫卓遠豎起一個大拇指,贊道,“他去生產隊還不到一個月,就能這樣跟您心,說明您是個正派厚道的人!宋恂能在您的隊里工作,我們這些家人朋友也就放心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