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貓耳小說 現代言情 七零年代青云路 第25章 第 25 章

《七零年代青云路》第25章 第 25 章

 聽說是出口公司打來詢問土特產的電話, 宋恂哪還顧得上什麼電話員考試,一把就接過了聽筒。

 對面接聽電話的是出口公司水產組負責海味品采購的孫干事。

 “宋主任,你們送來的那些土特產,組里的同志們都一一試吃過了, 所以才拖了這麼長時間給你們回話。”孫干事在電話里語帶歉意。

 宋恂客氣笑道:“沒關系, 這也說明出口公司對于出口產品的選擇是嚴謹負責的。您今天打電話過來, 是已經有結果了嗎?”

 對方這麼久沒有回信, 他們本來已經不抱什麼期了。

 這通電話可以說是意外之喜。

 賈紅梅等人也放下手頭工作, 圍過來聽他打電話。

 “有些東西確實好吃,但是因為已經有了同類產品的供貨, 我們沒有將那些選大名單。不過,你們帶來的那些陶罐中,有一種蟹醬的風味很獨特, 罐子上標注的是23號。另外, 還有兩包蟹米的品質也不錯, 不過蟹米沒什麼技含量, 很多生產隊都能晾曬。你們那邊如果可以大量供貨, 我們出口公司也是常年收的。”

 宋恂單手夾著電話聽筒, 給項國比了一個23的手勢。

 示意他去查閱之前的記錄,這種蟹醬是由哪家提供的?

 話筒里,孫干事還在說蟹米的產量問題。

 另一邊項國已經將之前的工作筆記幫他翻了出來,23號是田嬸提供的。

 宋恂訝異地挑了下眉。

 人稱“地瓜油”的田嬸?

 不只宋恂沒想到,其他人也很意外。

 “孫干事,瑤水的這兩樣特產能被出口公司選中, 對我們來說是極大的鼓勵和肯定。社員們早就盼著這個好消息了。”宋恂先謝過了對方,才商量道,“只不過, 您也知道,吃蟹是有季節的。蟹醬和蟹米是否能量產,或者集中在某幾個月量產,這件事我們公司部還得商討一下。”

Advertisement

 “這是應該的,商討出結果以后,盡快給我答復吧。聽說你們公司正在籌建加工廠?只要你們能確保產品的風味不走樣,符合檢疫檢驗的各項指標,就可以列我們的出口名單。”

 放下電話,宋恂跟大家通報了出口公司的決定。

 眾人的心跟宋恂一樣,喜憂參半。

 喜的是,他們瑤水有土產被出口公司選中了,這算是給他們打開了一條新路子。

 憂的是,如宋恂所說,螃蟹捕撈是有季節的,而且活蟹不易保存,蟹醬和蟹米想要量產很不容易。

 宋恂與田嬸打道的機會不多,更不可能吃過家的東西,還真不知道做的蟹醬是什麼滋味的,居然能被見多識廣的出口公司,從上百種土特產中挑中。

 “田嬸做的蟹醬真那麼好吃?你們有誰吃過嗎?”

 “沒有。”所有人一齊搖頭。

 隊里誰也占不到田嬸的便宜,不占別人的便宜就不錯了。

 想白吃家的東西?開什麼玩笑?

 項小羽話說:“當初沒想送蟹醬去出口公司的。還是看到我帶了一塊錢去一嬸家買蟹醬,才跟著湊個熱鬧。還讓一嬸分了錢……”

 眾人:“……”

 宋恂掏出五錢遞給項國。

 “國,你去田嬸家跑一趟,跟買點蟹醬來,咱們嘗嘗田嬸的手藝。”

 聽說要讓他去田嬸家,項國就犯怵地直往后退。

 “要不讓杜老三去吧,他不怕田嬸。”

 杜三泰不接話,直接背過去。

 笑著將項國推出大門,賈紅梅不忘叮囑:“暫時先別告訴田嬸,出口公司看上了的蟹醬。就說咱們外來的小宋主任想買點蟹醬換換口味。我怕坐地起價,獅子大開口。”

Advertisement

 項國不不愿地出了門,心想,早說晚說都一樣,只要他們想用人家的配方,必定是要被狠宰一刀的。

 “馬上就是捕撈梭子蟹的時節了,如果真能趁著這次機會制作蟹醬,給出口公司供貨,也是個不錯的路子。”嚴秋實對這件事保持樂觀態度。

 杜三泰卻要保守許多:“呵呵,螃蟹雖說不是離水即死的,但也不了多長時間。下個月正式進吃蟹旺季,咱們的生產任務里有一部分就是捕撈梭子蟹的。到時候肯定得先可著活蟹供應,做蟹醬和蟹米太耗費原料了。尤其是蟹米,四十斤螃蟹才能出一斤蟹米,誰有那個閑工夫弄蟹米呀!”

 “我說老杜,你怎麼總是打退堂鼓?”吳科學已經清了他的路數,“什麼事還沒開始做,你就先否定。這樣多影響士氣!全村這麼多人,壯勞力沒時間弄蟹米,老人孩子難道也沒有空?辦法總是要想的嘛!”

 宋恂聽著大家發言,一時沒言語。

 田嬸那個蟹醬做得好吃,其中必定有某些繁瑣工序或者加了什麼特殊材料。

 太繁瑣復雜的工藝,并不適合現在的他們。

 而且蟹醬做好以后的包裝儲存也是個大問題,無論是袋裝還是罐裝,都是要引進包裝機的。

 如果只能季節地供貨,實在沒必要購置一套價格不菲的生產線。

 項國回來的很快,捧著一小碗從田嬸那買的蟹醬。

 碗是真的很小,只有普通飯碗的一半,不知從哪弄來一只這麼小的碗。

 賈紅梅挑刺:“五錢就給了這麼一小點?”

 “人家田嬸說了,這個蟹醬金貴得很!”項國學著田嬸的腔調,掐著嗓子說,“我這個蟹醬是用豬板油和鴨蛋黃炒的!每一樣材料都很難得,給你太多就是浪費!”

Advertisement

 宋恂找出一個勺子,舀一勺送進里。

 口味確實很獨特,既有螃蟹的鮮,又有豬油的香,而且咸蛋黃的那種沙沙的口也跟蟹融合得恰到好

 如果他是出口公司選品的人,也會選擇這款蟹醬。

 裝醬的小碗被傳了一圈,大家都嘗了嘗。

 平心而論,確實好吃。

 就著這個蟹醬,他們可以一口氣干三碗飯!

 但是,只聽項國轉述的話就知道,這款蟹醬的原料本很高。

 琢磨了一會兒,宋恂翻出之前填寫的船員和電話員報名表,將田家幾人的況掌握清楚,才邀請賈紅梅:“咱們去找田嬸聊聊吧,看一看有沒有合作的可能。”

 最好能把本降下來。

 其實,這種蟹醬哪怕不走出口的路子,在國銷售也會很有市場。

 甚至都不用往首都上海賣,在省城就會很歡迎。

 賈紅梅是打小吃著海鮮長大的,海產的各種副產品吃過不,但是嘗過田嬸的蟹醬以后,也不刮目相看。

 原本對于與田嬸打道很是不耐煩,這會兒也不由生出一些期待來。

 宋恂離開前,安排了電話員的后續考試事宜。

 “已經考完的同志可以回去了,還沒到的同志就繼續等電話。小嚴,你們幾個幫著大家把把關,合適的就留下,不合適的也不要耽誤同志們的時間。”

 代清楚這些,宋恂就跟賈紅梅一起離開了。

 *

 走出大瓦房,賈紅梅瞟一眼宋恂,商量道:“田嬸是外來媳婦,這種蟹醬有可能是娘家村那邊的做法,其實咱們也可以讓人去那邊打聽一下。”

 而且,瑤水村里的巧媳婦也不,只要舍得用材料,沒有復制不出來的食。

 “聽說田嬸家的條件很一般,這次如果可以量產這種蟹醬,對家來說是一個改善生活條件的機會。只要的要求不超出咱們的底線,還是盡量跟合作吧。”

 在宋恂想來,不管田嬸本人怎麼樣,既然人家做的東西被出口公司點了名,他們又有求于人,答應田嬸所提的一些要求也是應該的。

 “反正你有個心理準備吧,田嬸可不是一般人!”

 賈紅梅說得沒錯,田嬸確實不是一般人。

 村里的其他嬸子大娘如果聽說自己的蟹醬被省食品出口公司選中了,只有高興歡喜的份兒,這對小漁村的婦來說就是一份殊榮啊!

 然而,人家田嬸不這樣。

 “給多錢吶?錢了我可不賣!”聽了宋恂帶來的消息,田嬸將正在晾曬的海帶往地上一扔,就湊了過來。

 “給錢恐怕不行,您可以提點別的要求。”

 “那就給糧票票吧!”田嬸一揮手,繼續提要求。

 賈紅梅提醒:“田嬸,現在咱可不能提買賣的事,不然會被人上資本主義和修正主義的標簽。”

 “紅梅,你可別嚇唬我。”田嬸不甚在意地笑道,“怎麼不提買賣?我去供銷社買東西不給錢行不?”

 “田嬸,”宋恂打斷,“您這個配方打算開價多?”

 被他這麼一問,田嬸反而不知道要多錢合適了。

 “還是小宋主任痛快。”見自家老娘猶豫,田嬸的小兒子搶著開口,“我們也不多要,給一百塊錢就行!”

 一百塊對他們家來說就是大錢了,他家一年到頭也不到一百塊。

 田嬸在小兒子上拍了一掌,“呿,這里沒你的事!”

 仔細觀察宋恂那張沒什麼波瀾的臉,心知兒子這一百塊要了。

 人家宋主任本就不把這一百塊當回事!

 想想也是,一百塊對他們家來是大錢,但人家領工資的人來說,幾個月就賺出來了。

 隊里那些知青說,這個宋主任以前在船廠的時候是搞技的,一個月就能拿將近一百塊的工資。當然不把他們提的條件放在眼里了!

 思及此,田嬸下定決心道:“你們不是說不讓提買賣嗎?那我就不提了!但你們得讓我家大妮去當電話員,大壯二壯三壯去當正式船員,二妮也得在你們大瓦房安排一個合適的工作!”

 把五個孩子的工作一次解決了,他們家每個月就能有六七十塊的收。不比只要一百塊強?

 賈紅梅被氣笑了,瑤水支公司一共才幾個人吶,他們老田家就要占五個名額!

 宋恂問:“您家二妮和三壯多大了?”

 “三壯十七了,二妮十五。都是可以干活的年紀!”

 “確實是可以干活了。但我們省漁有自己的招工條件,不滿十八歲的,不在招工范圍。”

 “那我不管,反正這就是我的條件,你們要是不能辦,就別來談什麼合作不合作的了。”田嬸捧住價格不松口,打定主意要借著這唯一的一次機會,讓他們老田家翻,改換門庭。

 “田嬸,一次安排五個工作崗位,我們公司確實是沒有編制,無法作的。”宋恂笑道,“您的蟹醬確實是被出口公司相中的,但是其實并沒被我們漁業公司相中。”

 “宋主任,你就別糊弄我啦!沒相中,你跑來我家談什麼啊?”

 “我們公司的況,全隊人都知道,如果今年還完不生產任務,很可能被上面撤銷。所以,我們的重點是放在捕撈水產上面的。至于制作蟹醬,那都屬于不務正業。您做得蟹醬確實好吃,但是工藝復雜,原材料難得,包裝出口產品還需要購買生產線。說實話,我是很猶豫是否要上馬這個項目的。”

 田嬸沉默著沒回話。

 “吃蟹有季節,單獨為了一個蟹醬,就買一條生產線,實在是不劃算。如果您這里談不攏的話,也算是給我放棄這個項目找到充分的理由了。我還得謝謝您。”

 宋恂確實很猶豫。

 他跟田嬸說的那些,都是客觀存在的事實。

 只為這一種產品開辦工廠、購買機,確實不值當,除非他們還能生產其他的類似產品。

 賈紅梅在一旁敲邊鼓:“你家的這個蟹醬應該不是你獨創的,是你娘家那邊的口味吧?”

 田嬸斜眼看

 “我們之前想過,去你娘家那邊找配方,不過宋主任是個實在人,不忍心讓你吃虧,拒絕了那個提議。想著通過這次合作,也讓你家改善一下條件。”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