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貓耳小說 古代言情 江山遍地修羅場 第19頁

《江山遍地修羅場》 第19頁

因此從云州乘船繞一程路到濟州,再從濟州出發回京,與直接走從云州走道回京差不了多時日。

一行上千人浩浩朝云州渡口而去。

信王的侍從懷刃騎著馬在前邊探路,好不容易抵達渡口,看見眼前的場景,怔愣當場。

原本應該停滿船只的渡口,眼下竟看不到一條行船。

他立刻上前詢問當地人,弄清楚況后,轉騎馬回到隊伍之中,下了馬朝被簇擁在中心的那人走去。

“君上,水路恐怕行不通。”

“哦?”

懷刃解釋道:“渡口能載人的大船和船全被拉去調糧了。還有些零星小船,不過看眼下這天,雨且還有得下,坐小船渡河恐難抵風浪,太過危險。若要等船和大船空閑下來,需好些時日。”

道被淹,水路又因故行不通,他們的隊伍幾乎等于被困在了云州。

雨霧之中,看不清被他稱作君上之人是何模樣,只聽他道:“誰下的調糧令?”

懷刃道:“是陛下。”

第15章

夜,趙錦繁與烏連王和先行到京的各國使團飲宴完回到紫宸殿。

福貴匆匆走進殿書房。

趙錦繁屏退左右,低聲問:“事都辦妥了嗎?”

福貴點頭應道:“硫磺、雄黃和硝石都按先前您吩咐的準備好了。”

Advertisement

“那便好。”趙錦繁抬頭向無邊夜

算算日子,信王應當已到了云州渡口。的仲父大概還不知道,心為他準備了一份大禮。

沉沉,殿頂飛檐在月下折出清冷幽

如意提著燈,走到書房雕花側窗前,見里頭還亮著蠟燭。

輕推門進去,看趙錦繁坐在書案前,握著筆用端正小楷在黃紙上寫著什麼。

“夜深了,您還不去歇息嗎?”

趙錦繁寫字的手稍停片刻,抬頭看向:“抄完這則往生經便睡。”

“往生經?”如意疑道,“可是先帝的忌日還未到,您抄這些做什麼?”

“回頭燒給一位未見面的故人。愿他早日安息,快登極樂。”趙錦繁如是說道。

如意未再多問,給留了春夜寒的披風,輕手輕腳退出房門。

趙錦繁繼續低頭抄經。

燭火搖,恍惚間腦海又浮上那晚的記憶。

那個男人抱在書案上擺弄,沒過多久,書案上的紙張沾染了粘乎的水漬,紙張上的字暈一團模糊的墨跡。

見此,那個男人非要讓睜開眼看清那團糊墨。

“你看,明明是你喜歡,這是證據。”

當然他不會滿足于這點證據,以至于到最后,把最難以抹去的那點證據留在了

Advertisement

趙錦繁眉心,從回憶里醒神。

抬手按住小腹。

這里從那天起就多了個小人在蓬萌芽。

也是奇怪,最近怎麼總夢到那個男人。越是想看清那個人的臉,眼前的一切越是模糊。

*

大朝會一切事宜都在有序進行中。

次日早朝后,薛太傅和幾位保皇派的員在紫宸殿同趙錦繁議事。

期間薛太傅提到:“臣方才得了消息,東瀛和北狄的使團昨日已關,不日就要抵京。”

趙錦繁道:“朕聽聞東瀛人擅機辯、好斗智,每回來我大周,都會出些刁鉆的難題為難我大周。去歲他們來大周時,出的難題很是不簡單吶。”

雖然半點也不記得了,但很是淡定地抬手指了指坐在薛太傅旁的禮部侍郎:“對吧,柳侍郎。”

柳侍郎是保皇派中公認的老好人,溫和且學識不俗,通各家經典。

“正是。”柳侍郎忙道,“我大周佛學道學源遠流長,去歲,東瀛人非要與我大周辯佛理,還專找那些偏門深奧的佛學典故出辯題。”

趙錦繁:佛理……

“東瀛人早有準備,本來勝券

在握,不過他們也是慘。”

趙錦繁:慘?

“攝政王只用了幾句話便將來使駁得無地自容,據說是因為他年在西南淺修過佛法,對佛理略知一二。”

Advertisement

“……”趙錦繁第一次知道略知一二這個詞還能這麼用。

“去歲東瀛在眾國面前丟了大臉,今年或許會消停點也說不定。倒是北狄……”

薛太傅言又止。

“北狄自資源貧瘠,靠掠奪他人得以生存,一直覬覦我大周領地。這幾年一直在邊關興風作浪,試探我大周底線,恐怕此次來者不善。”

殿氣氛陡然有些低迷。

趙錦繁朝如意看了眼,不一會兒如意便同宮人們一起端上來一盤盤致的糕點。

“先不說這個了,諸位先用些點心茶水。”

殿中臣子齊聲謝過趙錦繁,氣氛緩和下來,只薛太傅依然愁眉不展。

老人家一生忠君,為國為民,華發早生。為了這個“不爭氣”的學生碎了心。

趙錦繁心有不忍,寬他道:“先生莫太憂心,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我大周也非那等任人欺凌的小國。”

薛太傅道:“是。”

用完茶點后,幾位大臣又同趙錦繁談了些如今的朝堂形勢,罵了幾句沈諫以及權臣派,臨近黃昏才各自散去。

臨去前,薛太傅叮囑趙錦繁:“陛下現如今忙于大朝會之事,多有勞,但臣還是不得不提醒陛下一句。”

“記得多多留意定國公。”

趙錦繁應下了。

Advertisement

如果說權臣派之首是沈諫,那麼與之對應的保皇派領袖便是定國公。

保皇派如今士氣低迷與定國公不開關系。

當初儲位之爭朝野,信王來勢洶洶,趙氏中人還能有機會坐在這帝位之上,定國公出力不小。

按理說定國公忠于趙氏,是支撐趙氏走下去的堅實力量,不過……

繼位伊始,定國公上朝的次數屈指可數,三天撒網兩天打漁,不是稱病就是外出。并不像傳聞中那般看好趙氏。

趙錦繁對定國公的了解和認知多半都來自于楚昂。

因為他是楚昂的父親。

*

卻說另一頭。

掌燈時分,丞相府,圍廊前掛著的琉璃燈一盞接一盞亮起,璀璨生輝,如點點星河。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