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貓耳小說 耽美BL 山河不夜天[穿越] 第23章

《山河不夜天[穿越]》第23章

林賬房一愣:“這……這未嘗不可行,只是以前竟沒人想過。”

唐慎在屋子里走了兩圈,停下道:“剛才那火鍋,你覺得好吃嗎?”

“好吃。骨湯的味都滲進了食材里,無比妙!”

“那便能做!”

第二天,唐慎讓姚大娘再準備風爐和鐵鍋。姚大娘以為他還想吃撥霞供,誰料唐慎只讓洗了一份青菜、片了一份羊,就沒讓再做。唐慎將青菜和羊放進鍋中,耐心地計算他們大致的煮時間。

“時間有些久了!”

風爐是前朝的品茶人設計出來,專門用來煮茶的工。煮茶講究的是一個慢而細致,風爐下方有三個孔,可以通空氣使炭火點燃,卻也讓爐火沒那般旺盛。用風爐吃火鍋,短期沒問題,時間久了吃客就會不耐煩,生意也做不下去。

唐慎把自己關進屋子里,想了很久,將自己前世吃過的所有火鍋都數了一遍,靈一閃:“老北京火鍋!”

后世最出名的火鍋,莫過于川地的火鍋,香辣爽口。除此以外,還有廣式火鍋、老北京火鍋等很多種。四川火鍋和廣式火鍋雖然一個講究辣,一個講究鮮,但他們都是將火鍋放在煤氣灶或者電磁爐上做。

這個時代的撥霞供也是如此,只是用風爐代替了電磁爐。

但老北京火鍋不同。

老北京火鍋沒有電磁爐,是用炭火來熱菜!老北京火鍋的鍋子是一個特殊的銅鍋,下方有高腳,鍋子中央高高豎起有個柱形長槽,里面放炭火。柱形長槽的四周,就是涮火鍋的地方。這種做法使得火鍋材料熱得極快,比用電磁爐的火鍋要快許多。

其實發明電磁爐和煤氣灶前,人們一直用的是這種火鍋。只是到了后來,唯有老北京火鍋依舊用了這種特殊的鍋子。

Advertisement

火鍋的圖紙不難畫,做起來也比蒸餾簡單得多。唐慎畫了一張圖紙,給了巷口的王鐵匠,他道:“我想做一個銅鍋一個鐵鍋,大致什麼時候能做好?”

王鐵匠看了看:“這東西倒是稀奇,但也簡單得很,三日后便能給你。”

拿到了兩口火鍋,唐慎讓姚大娘又煮了一鍋骨湯。他將骨湯小心翼翼地倒火鍋中,拿了三塊燒紅的熱炭,放進長槽。等骨湯沸騰后,唐慎夾了兩筷子青菜,一個放進銅鍋,一個放進鐵鍋。

大約半盞茶功夫,銅鍋里的青菜就了。又過了會兒,鐵鍋里的菜才

唐慎:“還行,這個時間能接,用鐵鍋也行。”

銅的比熱容比鐵小,同樣的炭火,銅的溫度會比鐵上升的更快,煮東西用的時間也更。但是銅比鐵貴。前朝時鐵還十分昂貴,但到了本朝,鐵已經隨可見。

解決了鍋子的問題,那就剩下原材料了。

放在后世,火鍋最重要的三樣東西,一樣是鍋底,一樣是蘸料,還有一樣就是上好的新鮮食材。前兩者唐慎并不愁,他擁有華夏民族幾千年的關于吃的經驗,調制出好吃的鍋底和蘸料只是時間問題而已。但是新鮮食材的話,唐慎想了想,微微一笑。

他也不愁!

唐氏流在這個時候就派上了用場。

整個姑蘇府,任何一家酒樓都不敢說能在半個時辰,將新鮮的食材從姑蘇府城西送到城東。但唐氏流可以!唐慎讓林賬房去請了三個廚子,要求三個廚子來自不同地方,做菜的手藝味道也各不相同。

唐慎與三個廚子研究了半個月,終于研究出了四道味的鍋底和十二種不同口味的蘸料。

萬事俱備,如今只差東風。

Advertisement

唐慎將姚三喊了過來,兩人來到唐氏流的宿舍大院。如今的唐氏流,已經雇了一百五十多個伙計。唐慎在每個坊市都設立了一個主管,分管這一片區域的流生意。除此以外,他在流伙計間設立了嚴格的監管制度。

伙計出事,伙計和主管一起擔責。這種由上而下的監管制度,讓唐氏流的生意越加安全。唐氏流每月給唐慎賺得銀子很,幾乎沒有太多盈利,唐慎甚至還給伙計們漲工錢。但唐慎一直做這個生意,因為他從一開始為的就不僅僅是做流。

唐慎將所有主管召集過來,道:“下個月,我會在碎錦街上開一家酒樓。各位管事,這酒樓與其他酒樓不同,我需要最新鮮的食材。這種事自然水不流外人田,就拜托各位了。除此以外,我希從明日起,各位管家讓手底下的伙計在姑蘇府,幫我做一件事。”

管事們道:“小東家,運送食材的事自然毫無問題,您還要做何事?”

唐慎笑道:“廣而告之,是為廣告。我需要唐氏流的伙計在整個姑蘇府,為我們新開的酒樓打廣告!”

一百多個遍布在姑蘇府各大街坊的伙計,一百多個與各個坊市的攤主、住客十分悉,日常要打道的伙計,這一百多人不僅僅是唐慎安在姑蘇府的眼線,還是他可以用來打廣告的最佳人選!

唐慎要做火鍋生意的事傳到了唐夫人耳中,頗為驚奇,找到唐慎:“你真要做這生意?”

唐慎:“大伯母也知道了?”

唐夫人:“如何不知。雖然我們唐家有小廝,不需要做唐氏流的生意,但你的伙計們可是將你要開家專做撥霞供生意的酒樓的事,傳遍了姑蘇府的大街小巷。我以前倒沒想過,可以專做撥霞供的生意,據我所知,你是第一個。這撥霞供的生意不是不好做,只是食材要足夠新鮮,量還很大。”剛說完,唐夫人自己都愣住了,道:“我可忘了,慎兒你那唐氏流可不就是現的運送食材的途徑!”

Advertisement

這才過了一天,唐慎去梁府找老師作業時,連梁誦都知道了。

“聽說你要開一家專做撥霞供的酒樓?”

連唐慎都為自家流伙計的效率到震驚。

“是的,先生。”

這個時代商人的地位沒有士子高,但也不像唐慎記憶里的那麼低。員從商雖說不多,但也不是沒有。大多時候員都要忙于公務,都是由家人從商。唐慎如今只是個秀才,連舉人功名都沒有,他開家酒樓并沒有人覺得不對。

梁誦也道:“自來到姑蘇府后,我許久沒吃過撥霞供了,你這麼一提,我倒是有些想念。”

唐慎:“先生不如今日到我家,我家中有口專門的銅鍋,用來吃撥霞供是極好的。”

梁誦:“好,那便去你家看看。”

姑蘇府最大的酒樓是千秋樓,碎錦街上,還有許許多多的酒樓。唐慎讓流伙計打廣告,自然瞞不過這些酒樓。說來也是巧得很,林賬房買下的那家酒樓與千秋樓就在斜對角,兩家店之間不過五十米距離。

這日晌午,千秋樓中的吃客絡繹不絕。千秋樓的姚掌柜遠遠著對面那家正在裝修的酒樓,撥弄著手里的念珠。過了會兒,他來自家伙計:“那家酒樓要取的名字,你可打聽到了?”

伙計直搖頭:“未曾。掌柜的,那唐小三元也是奇怪,他好好的一個書生,剛剛考了試小三元為何不繼續讀書。三年一次的鄉試,明年可就是了!只有一年時間,他不籌備鄉試,還要開酒樓,真是奇怪。”

“他才十四,是姑蘇府有史以來最年輕的試小三元。哪怕他明歲考不上舉人又如何,到時他才十五。等他養蓄銳三年,十八時再考上舉人,那也是一段佳話!”姚掌柜想了想,道:“那家酒樓只做撥霞供生意,倒與咱們也沒太大牽連。”

伙計道:“咱們千秋樓可是姑蘇府的老字號,他敢與咱們有牽連?掌柜的,那他怕是找錯人了!”

姚掌柜冷笑一聲:“不懂事的東西。去,干活去!”

姚掌柜看著在對面酒樓里忙里忙外的工人,手上撥著念珠,發出咔噠咔噠的聲音。他看的比那個小伙計遠得多。唐慎在讓流伙計打廣告時,特意說了這家酒樓只做撥霞供生意,一來是讓姑蘇府百姓知道酒樓是做什麼的,心里有數。二來,其實是向姑蘇府的這些老字號酒樓們送上一顆定心丸。

唐慎其人,來姑蘇府不過一年,做出的事樣樣令人吃驚。

尋常人不知道,但姚掌柜是聽東家說過的,唐家珍寶閣出的皂、香皂、油,全部都是這位唐小三元的手筆。再說他那不賺錢的流生意,雖說不掙錢,可他竟然做到了不虧本,這已經讓許多起初不看好流生意的商賈大吃一驚。

而這幾日姚掌柜才明白,那唐慎哪里做的是流生意,他謀劃的是整個姑蘇府!

一年前誰敢相信,有人能在一天之,讓姑蘇府的十萬百姓都知道,他家要開個酒樓。正所謂一傳十,十傳百。唐慎這一招實在太妙,也藏得太深。

姚掌柜慨道:“后生可畏啊!”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