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慶帝讓顧崇嚴去滅遼, 顧崇嚴知道此事難辦,但他并沒有太大力, 竭力而為就是。
但,隆慶帝將他最寶貝最心的二兒子趙夔給顧崇嚴照看,顧崇嚴覺得頭很大!
難道他看起來很像一個會帶孩子的武將嗎?
顧崇嚴拗不過他的皇帝表哥,但行軍路上, 每每看見一銀甲、臉比玉還白的趙夔,顧崇嚴就莫名來氣。他出發之前,隆慶帝說了三條不許, 不許讓趙夔吃苦,不許讓趙夔上前線,不許讓趙夔掉半汗!
顧崇嚴心想, 你個皇帝老子既然這麼舍不得兒子,何必還允許兒子上戰場?
顧崇嚴把他對隆慶帝的怒火,都發泄在了趙夔上。
天高皇帝遠,現在趙夔在他手里, 他想怎麼管就怎麼管。臭小子被隆慶帝慣什麼樣了, 七歲殺人八歲放火,還曾嚇得他的寶貝小兒做噩夢被人掐脖子, 顧崇嚴要不借此機會好好收拾收拾這位王爺表侄, 他就不姓顧!
黃昏時分,大軍停下腳步, 安營扎寨。
顧崇嚴將趙夔、賀山到了主帥大帳中。
賀山在營帳外見到趙夔, 先屈膝行禮:“賀山見過王爺。”
趙夔嗯了聲, 侍衛挑開帳簾,他彎腰而,賀山隨后。
顧崇嚴穿主帥盔甲坐在北面的大椅上,看到趙夔,他點點頭就算行禮了,也沒讓人給趙夔賜座。等兩人站好了,顧崇嚴先對趙夔道:“王爺,臣領兵出發之前,皇上曾叮囑臣好好照看于你,不許臣安排王爺上戰場。”
趙夔皺眉,剛要說話,顧崇嚴擺擺手,又對賀山道:“賀山,母親也對我各種代,讓我別派你去前線。”
賀山急了,但顧崇嚴也沒給他開口的機會,正道:“你們倆,一個是我的親妹婿,一個是王爺之尊,也是我的表侄。于公,我想親自提拔、歷練你們二人,將你們培養威震一方的大將之才,替朝廷效力,但戰場危險,只要上了戰場,就有傷、喪命的危險。于私,我希你們倆平安周全,涉險境。”
趙夔眉宇松開,明白顧崇嚴后面要說什麼了。
“公私難取舍,現在我讓你們自己選擇。”顧崇嚴指了指左側,道:“你們想要我徇私,就站到左側,你們想歷練才,就站到右側。丑話我先說在前頭,一旦你們做了選擇,將來是生是死是全是殘,一概與我無關。”
賀山第一個站到了右側,昂首,雄心壯志,他早就想出征殺敵了,他要憑借自己立下軍功,給大小姐應有的面。
顧崇嚴看向趙夔。
趙夔覺得顧崇嚴他們站隊的安排太傻氣,但他沉默片刻,還是走到了賀山旁。
賀山朝他咧一笑。
趙夔面無表,就當沒看見。
賀山尷尬地了頭,顧崇嚴掃眼趙夔,口總算舒服了點。
顧崇嚴說到做到,當晚就派人發了一套步兵鐵甲給趙夔,他明日別騎馬了,跟著步兵一起走。
趙夔毫無怨言,進了步軍,沒人認得他,他也沒有自報份,小兵們吃饅頭咸菜,他就跟著吃。他與小兵唯一的區別,就是他的侍衛彭越也扮小兵隨他而行。
彭越此人,比趙夔年長十歲,原是江湖子弟,擅使劍,年便俠名遠播,在高手榜上排前三。本來江湖人士與皇宮毫無關系,隆慶帝也懶得管那邊的破事,但彭越小小年紀就十分好,賞而不的那種。聽說宮里有位傾國傾城的湘貴妃,彭越閑的無聊,竟潛皇宮,想一窺湘貴妃的尊容。
彭越來的非常巧,巧的讓他見到了湘貴妃最后一面。
素未謀生的兩個人,湘貴妃不知道陌生的俠客為何而來,角流著,將昏迷的子給彭越,求彭越護的孩子周全。
傾國傾城的人,就那麼死在了彭越面前。
沒人知道那一幕帶給了彭越什麼樣的,反正自湘貴妃死后,彭越便向隆慶帝遂自薦,要當二皇子趙夔的護衛。這樣的高手愿意保護他的兒子,隆慶帝求之不得,別的皇子出宮前邊只安排會武藝的太監守護,只有彭越,能以正常的男兒之,留宿皇宮城。
但彭越與趙夔之間,也沒什麼深厚。
年的趙夔曾經求彭越替他殺人,遭彭越無拒絕,自此,趙夔就放棄與彭越好了。兩人都沉默寡言,彭越就像趙夔的一道影子,遠遠地跟著趙夔,除非趙夔遇到危險,他只會旁觀,連武藝,他都沒教過趙夔。
前世趙夔登基后,彭越不告而別,當然,連重生的顧鸞,死前都沒機會聽說此事,整個皇宮,除了隆慶帝與趙夔,沒人知曉彭越的真正份。
從京城到邊關,大軍急行了半個月,抵達邊疆時,趙夔那白皙如玉的臉,曬黑了一層。
顧崇嚴上說的狠,但他也不敢一下子就將賀山、趙夔丟到最危險的前線去,而是逐步歷練,他專心統籌大局,派了兩個手下盯著賀山、趙夔的表現。
賀山強壯,在軍的時候功夫練得也很扎實,能一人同時抵擋三個遼兵。
趙夔學的可不是軍上戰殺敵的那幾招,隆慶帝為兒子們分別安排了家、外家高手為師,趙夔外兼修,別說普通的遼兵,就是遼國大將也未必是他的對手。
因材施教,顧崇嚴迅速提拔趙夔為將,開始教導趙夔行軍戰。
寧王英勇善戰的名聲,漸漸在邊疆傳開了,就在顧崇嚴開始對趙夔改觀,覺得這個頑劣表侄或許能改邪歸正的時候,趙夔突然做了一件震驚兩軍的大事!趙夔領兵圍剿遼軍一支五千人的軍隊,遼兵不敵,戰死兩千投降三千,至此趙夔已經立功,收繳三千俘虜便可,但趙夔卻命手下士兵先砍斷那三千遼兵的雙腳,再全部坑殺!
殺人不過頭點地,趙夔這般殺俘虜,就算大周這邊的將士,也覺得心寒。
顧崇嚴很生氣,趙夔這一殺,消息傳到遼國,定會激起遼國軍民的氣,如此一來,大周滅遼計劃將遇到更大的阻力。
“你跟誰學的這一套!”
此時已經是大周與遼戰的第二年,顧崇嚴親手教導趙夔兩年,兩人之間已經有了師生之誼,關系越近,訓起來人就越沒有忌憚,趙夔一進來,顧崇嚴就劈頭蓋臉地斥責道,虎眸瞪得老大,仿佛趙夔一句話說錯,顧崇嚴便要吃了他。
趙夔漠然道:“他們殺了我的親兵。”
此役中,趙夔的一個親兵被遼軍殺死。遼兵用刀,趙夔的親兵與人戰時,另一個遼兵從一側襲,大刀直接掃過親兵的雙。趙夔親眼目睹那一幕,因此才有了后來的殺。
顧崇嚴難以置信地看著對面的年王爺。
十六歲的趙夔,格修長拔,肩膀也寬闊了起來,穿上鎧甲就像一個大男人了,但,便是顧崇嚴這等老將,聽到三千遼兵被殺都大驚失,而下令殺的趙夔,神平靜地就好像他只是碾死了三千螻蟻。
那是一種刻在骨子里的冷漠與殘暴,即便是以報仇為名,也不該如此輕視生命。
顧崇嚴覺得可怕,也替趙夔可悲,有果必有因,趙夔的年,太苦。
“王爺,你這樣下去,終究會害了自己。”以表叔的份,顧崇嚴目復雜地道。
隆慶帝對趙夔的偏是把雙刃劍,隆慶帝活著,這把劍為趙夔所用,趙夔可以為所為甚至不將皇后、太子看在眼里,但,一旦隆慶帝駕崩,太子就有無數理由明正大的置趙夔,還不用背上殘害手足的青史污名。
趙夔無于衷,直視顧崇嚴問道:“還有別的事嗎?”
年冥頑不靈,顧崇嚴疲憊地搖搖頭,趙夔下去了。
接下來,趙夔立了很多戰功,但幾乎每次戰功,都伴隨著兇名,很快,就連遼軍都把趙夔看夔轉世,私下議論,都用夔指代大周的寧王。戰報傳到中原,百姓們沒有夸贊寧王立功的,反而都被寧王的殘忍手段嚇到了,誰家的孩子不聽話,爹娘說聲“寧王”來了,那孩子立即乖巧起來。
兩國戰三年后,遼帝實在怕了聯手而來的顧崇嚴與寧王,投降乞和。
隆慶帝本想繼續打,但三年征戰下來,朝廷損耗太大,確實需要休養生息了,再加上隆慶帝實在太思念他外出三年的兇兒子了,便接了遼帝的投降。
顧鸞九歲的這年臘月,顧崇嚴班師回京。
承恩侯府一片喜氣洋洋,全家上下早早就聚在前院等待了。
蕭老太君摟著三歲的小曾孫莊哥兒,一邊盼著嫡長孫歸家,一邊慨道:“崇嚴一走就是三年,我們莊哥兒都會跑會跳了,卻連親爹都沒見過呢。”
莊哥兒仰著腦袋看曾祖母,不是很懂曾祖母在說什麼。
顧鸞在一旁看著,心里樂。
哥哥小時候淘氣,弟弟比哥哥有過之而不及,而且臭小子特別膽大,以后父親教訓弟弟,弟弟還敢頂,說什麼“都怪我三歲前你不在家,沒爹教我,我才變這樣”,把父親氣得,差點打斷弟弟的。
正想著,小丫鬟興高采烈地跑過來,說侯爺回來啦!
家遭橫禍,被滅九族,費盡心思懷上的孩子慘遭滑胎, 素來溫婉的林錦終不再忍讓,追究到底! 然所有的一切皆是枕邊人揮劍所向, 愛恨交織,纏綿之余,含淚相戈,卻反被他嘲諷! 怒不可遏的她揚起旗幟,與他背道而馳。 你毀我家族,我奪你江山,又有何不可?
沈訴訴夢見未來,差點被自己的夢嚇死。 她將會被送入宮中,因爲被寵壞,腦子不太好,她在宮鬥裏被陷害得死去活來。 後來她就黑化了,手撕貴妃腳踩原皇后成爲宮鬥冠軍。 但那有什麼用呢? 後來皇帝統治被推翻,她只當了三天皇后。 最後她死於戰火之中,三十歲都沒活過。 驚醒過來的沈訴訴馬上跑路,不進宮,死也不進宮! 她的縣令爹告訴沈訴訴,你生得好看,不嫁人遲早要入宮。 沈訴訴環顧四周,發現自己身邊那個沉默寡言的侍衛不錯。 這侍衛長得帥身材好,還失憶了,看起來就很好拿捏。 之前沈訴訴機緣巧合把他救下,是他報恩的時候了。 沈訴訴和帥氣侍衛商量着要不咱倆搭夥假成親算了。 侍衛烏黑深邃的眼眸盯着她說了聲好。 沈訴訴下嫁府中侍衛,成爲坊間一大笑談。 她本人倒是不在意這些,畢竟她家侍衛夫君話少還聽話。 沈訴訴性子驕縱,壞事沒少幹,上房揭別人家瓦時,墊腳的石頭都是他搬來的。 她身子弱,時常手腳冰涼,她把他當暖爐,抱着睡一整夜,他也毫無怨言。 她要吃城西的熱乎糕點,他施展常人所不能及的絕佳輕功,回來的時候糕點還是燙的。 沈訴訴過了幾年快活日子,後來江南有禍事起,叛軍要推翻朝廷。 這也在沈訴訴的預料之中,她準備叫上自己老爹和夫君一起跑路。 但她的侍衛夫君不見蹤影,沈訴訴氣得邊跑邊罵他。 她一路跑,後面叛軍隊伍一路追,沈訴訴不知道自己到底得罪他們啥了。 最後她沒能跑過,被亂軍包圍。 爲首鐵騎之上,銀甲的將軍朝她伸出手,將她抱到馬上。 沈訴訴麻了,因爲該死的……這個叛軍首領就是她夫君。 難怪追殺(劃掉)了她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