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清早,霧蒙蒙的,回廊底下石榴樹的一枝椏,從人靠的間隙里進來,枝葉上攢了一夜的水,嚶鳴經過的時候角不留神剮了一下,門上星星點點濺了好些水星。
祁人家的姑娘重規矩,鮮有睡到日上三竿的時候。除非是病得下不來床了,否則父母跟前晨昏定省,一天都不能。還有嫡母跟前伺候,梳妝什麼的自有丫頭料理,你也得站在邊上適時搭把手。像銅臉盆里擰手巾,福晉完了牙端茶遞水什麼的,是在娘家就得學會的本事。照福晉說起來,寧在娘家挨板子,不上婆家數落。數落起來沒好話,不你自己沒臉,連你爹媽都要跟著遭殃。
嚶鳴在這點上做得很好,子沉穩,不像三丫頭猴兒頂燈似的,因此福晉格外看重。福晉細論起來也不好相與,厚載的媳婦兒剛進門那會子,因為敬煙的時候拿煙袋鍋子沖人,福晉就罰銅活兒。全家上下所有的銅,從香爐到燭簽再到碗碟,命人全搬到面前,就那麼,一件也不許落下。
厚載媳婦眼淚的,說:“我在我娘家,多早晚干過這個!我媽連指甲都不讓我自己絞……”
可又有什麼辦法,婆婆就是婆婆,不是娘家媽。上婆婆家非得調理,不過要是你做事圓滿些,手腳勤快些,婆婆也不為難你。畢竟人家娶的是兒媳婦,不是使喚丫頭。
福晉抿完了頭,天上的霧也散了大半。朝外看了一眼,“天兒不錯。我昨天讓趙先生查了黃歷,下月十六是上上大吉的好日子。”
嚶鳴正和嫂子一塊兒安排早起的吃食,嫂子沖眨了眨眼,“我還沒見過新姑爺呢。”
嚶鳴只是笑,“尋常人,一個鼻子兩個眼睛。”
嫂子并不贊同,“都是一個鼻子兩個眼睛,可長得在不在地方,那就是大學問了。”
嚶鳴被鬧得沒轍,說回頭人來了,請他給嫂子敬茶。
正要伺候福晉挪過去,外面傳話的小跑進院子,站在臺階下拉開嗓門喊了聲“回事”。上房的丫頭打簾出去,問什麼事兒,小沖前院指了指,“宮里來人了。”
這下把福晉都唬住了,愕著眼挨個兒看嚶鳴和厚載媳婦,“怎麼的……這會兒來什麼人?”
橫豎不管宮里有什麼說頭,先出去迎人要。
福晉忙趕到前頭廳上,本以為是有旨意,再細一看,不像那麼回事兒。這趟來的只有兩個太監,一個有頂子,另一個蝦腰隨侍,見了上前打千兒,“奴才是慈寧宮執事的董福祥,給福晉道吉祥啦。”
福晉趕說不敢當,“諳達這回是帶著恩旨?”
董太監說不是,“是老佛爺打發奴才,過府上瞧瞧二姑娘。上回老佛爺傳二姑娘進慈寧宮敘話,后來就常夸二姑娘伶俐,懂事兒。太后說,‘您要是喜歡那孩子,接進宮里來就得了’。老佛爺是愿意的,可又犯嘀咕,說‘納公爺家好容易把孩子養到這麼大,就憑我喜歡,把人接進來,這老些規矩,怕人家爹媽心里頭不用’。”一頭說一頭又笑,“可到底是拋不下,這不,今兒命奴才過來給納公爺和福晉帶個好兒。再瞧瞧二姑娘,這程子忙什麼呢,子骨好不好呀?”
這些話聽完,大致也知道自己接下來會是什麼樣的命運了。嚶鳴一口氣泄到腳后跟,沒想到趕慢趕,還是逃不過這一劫。太皇太后事老辣得很,不著你進宮,卻讓你掂分量。眼下可不是愿不愿意的事兒了,是鄂奇里氏敢不敢違抗老佛爺的意思。心里雖然涼了,也不能就此上臉子,只好賠笑蹲個安,說:“多謝老佛爺垂詢。開了春,不敢到跑,閑暇時候練練字兒,看看書。這程子上好的,老佛爺惦記奴才,是奴才的造化,回頭一定進宮去,給老佛爺磕頭,陪老佛爺解悶兒。”
董太監的笑容更大了,“姑娘真個兒人意,福晉教導有方,才太皇太后這麼喜歡。依著奴才看,姑娘預備預備,進宮陪老佛爺住上一程子。老佛爺有了年紀,又格外偏疼孩兒。先頭安親王和裕親王家的格格倒常進宮,只可惜兩位格格先后出閣,老佛爺也不好拆散人家小夫妻,因此宮里相較之前冷清多了。二姑娘是老佛爺稱意的姑娘,這要是進去,宮里就熱鬧起來了。您瞧瞧,伴在太皇太后邊,將來還愁沒面嗎。這是多人家盼都盼不來的好事兒,換了奴才,了鞋也得順桿兒往上爬。”
福晉明白過來,點頭說是,“您說的在理。孩子能伺候老佛爺,是咱們家祖墳上長蒿子了。這麼著諳達,您一大早辛苦,八沒用吃的,我這就人預備,您先進了吃的,咱們再商議后頭的事兒。”
董福祥抬了抬手,“福晉別客氣,我用過了來的。咱們都是為老佛爺分憂,不談什麼辛苦不辛苦。”
福晉哦了聲,厚載的早就捧了銀子過來,恭恭敬敬雙手呈上,笑道:“諳達傳話費心了,請諳達拿著喝茶吧。”
有銀子出馬,自然什麼都好說。不過面上還是得推辭一下,董福祥擺手:“福晉拿我當什麼人了,兩句話的事兒,還這麼的……人笑話。”
福晉說該當的,“諳達別嫌,拿了賞人也啊。”
董福祥極為難地收下了,口氣也變得乎了些,“那您瞧,什麼時候準備妥當?奴才好回了話兒,接姑娘進宮玩兒去。”
“明兒吧。”福晉琢磨了下,“我瞧明兒是好日子,到時候還得勞煩諳達,再跑一趟。”
“得嘞。”董福祥應得響亮,就勢打個千兒道,“那就明兒,這麼說定了。奴才告退,您留步。”
大家看著董太監邁著方步出了大門,在旁邊聽了半天的側福晉悵然搖頭:“留不住了……留不住了……”
更可氣的是就這麼接進宮,算怎麼回事兒?選秀還有個說頭,年滿二十五非得出宮不可,這可連選秀都算不上,更不是冊封,黑不提白不提的,太欺負人了。
“眼下還在孝慧皇后喪期,這麼做,也忒急了點兒。”福晉盤弄著手串喃喃,“看這架勢,是要暫且留在太皇太后邊伺候,等將來再另行封賞。橫豎這回是沒轍了,里頭發了話,也只有聽天由命。”說罷在嚶鳴手上拍了拍,“你合該是進宮的命,誰讓你生在咱們家呢。退一萬步,這算好的了,一等忠勇公伊斯哈是包出,他家的姑娘撂了牌子,也得留在宮里伺候那些個妃嬪。什麼答應、貴人,家里四五品的銜兒,在跟前也是主子,你想想那該多委屈。可有什麼法兒,祖宗規矩就是這樣,你上太皇太后宮里待著,比在妃嬪宮里強,至還有些奔頭兒。”
嚶鳴呆呆站著,什麼話都沒說。到了這步田地,確實再沒轍可想了,沖福晉蹲了個安,“我先回房,收拾收拾。”
福晉說去吧,看的眼神充滿憐憫。
其實也沒什麼可收拾的,帶些細和換洗裳就了。前幾天曾慶幸逃過了選秀,不必跳進那口大染缸里,可是才幾天呢,宮里就破格把要進去了。對家里的牽掛倒還好,母親和福晉相得不錯,因進了宮,福晉應當會更抬舉側福晉一些。唯一讓掛念的是和海家的婚事,這樣中途撒手,實在太對不起海銀臺了。倒也不是說有多深的,只是辜負了這場良緣,自己了不靠譜的人,心里十分過意不去。
側福晉來的時候,特意代了,讓和三爺說聲對不住,“把禮都退回去,不能耽誤人家。還有那個橄欖核兒,也替我還給他,既然不嫁給人家,不能平白拿人東西。”
側福晉腦子里仍舊一團,甚至還抱有幻想,“萬一就是進宮呆兩天,回頭還讓出來呢……”
嚶鳴不忍傷的心,笑道:“出來了再重找一個。太皇太后跟前鍍了金,咱們能配更有出息的姑爺。”
側福晉無奈笑了,自己的兒,自己知道。嚶鳴從來不是個讓人心的孩子,心大。心大有心大的好,遇上窄路了,愿意偏著子過去,不至于直眉瞪眼的,撞得鼻青臉腫。
天下無不散的筵席,父母和子亦是如此。第二天董太監登門接人,納公爺又塞了好大一個利市,再三殷殷囑托:“孩子沒在主子跟前伺候過,進了宮只怕要抓瞎,一切都托付諳達。千萬替我看顧著點兒,要時候提點提點,就是救納辛全家了。”
董福祥說放心,“奴才和公爺也算老相識,您就是不囑咐我,我也不能站干岸不是?您放心,姑娘上宮里錯不了的,奴才還指著姑娘升發了,將來拉奴才一把呢,沒有不盡心的。”
納公爺連連點頭,“一定的、一定的……”
董福祥回打起了轎簾,“二姑娘,請吧。”
嚶鳴還是笑嘻嘻的,一點沒有一去不復返的哀傷。難過的心事做在臉上,對眼下的困境沒有幫助。哭哭啼啼除了惹父母擔心,激發不出別人的同來。
最后向父母行禮道別,轉坐進轎子。轎簾放下來的一瞬,人像泡進了鹵水里,往后可就剩自己了。
趁著沒,再看一眼吧!手挑起窗上垂簾,簾子掀起的一瞬,發現不遠的大榕樹底下站了個人,手里握著一把傘,若有所失地向。
嚶鳴一霎兒想哭,可是不能夠,往后怕是沒有資格掉眼淚了。既然不能哭,只有報以微笑。不知道自己笑得有多難看,然后匆促地,把轎簾放了下來。
他將她囚禁。背叛,滅族,辜負。她死于一場蓄謀已久的大火。燒到爆裂的肌膚,寸寸誅心的疼痛和撕心裂肺的呼喊,湮沒在寂寂深宮。重生歸來。她卻只記得秋季圍獵的初遇,和悲涼錐心的結果。人人避之不及的小霸王,她偏偏要去招惹。一箭鎖喉搶了最大的彩頭,虞翎…
上輩子,雲初輔助夫君,養大庶子,助謝家直上青雲。最後害得整個雲家上下百口人被斬首,她被親手養大的孩子灌下毒酒!毒酒入腸,一睜眼回到了二十歲。謝家一排孩子站在眼前,個個親熱的喚她一聲母親。這些讓雲家滅門的元兇,她一個都不會放過!長子好讀書,那便斷了他的仕途路!次子愛習武,那便讓他永生不得入軍營!長女慕權貴,那便讓她嫁勳貴守寡!幼子如草包,那便讓他自生自滅!在報仇這條路上,雲初絕不手軟!卻——“娘親!”“你是我們的娘親!”兩個糯米團子將她圍住,往她懷裏拱。一個男人站在她麵前:“我養了他們四年,現在輪到你養了。”
這日大雨滂沱,原本要送進尚書府的喜轎,拐了兩條街,送入了永熹伯府。 毫不知情的寧雪瀅,在喜燭的映照下,看清了自己的新婚夫君。 男子玉樹風逸、軒然霞舉,可一雙眼深邃如淵,叫人猜不透性情。 夜半雨勢連綿,寧雪瀅被推入喜帳,亂了青絲。 翌日醒來,寧雪瀅扭頭看向坐在牀畔整理衣襟的夫君,“三郎晨安。” 衛湛長指微頓,轉過眸來,“何來三郎?” 嫁錯人家,寧雪瀅驚愕茫然,可房都圓了,也沒了退婚的餘地。 所幸世子衛湛是個認賬的,在吃穿用度上不曾虧待她。 望着找上門憤憤不平的季家三郎,寧雪瀅嘆了聲“有緣無分”。 衛湛鳳眸微斂,夜裏沒有放過小妻子。 三月陽春,寧雪瀅南下省親,被季家三郎堵在客船上。 避無可避。 季三郎滿心不甘,“他……對你好嗎?” 寧雪瀅低眉避讓,“甚好,也祝郎君與夫人琴瑟和鳴。” 季三郎變了臉色,“哪有什麼夫人,不過是衛湛安排的棋子,早就捲鋪蓋跑了!雪瀅妹妹,你被騙了!” 寧雪瀅陷入僵局。 原來,所謂的姻緣錯,竟是一場蓄謀。 衛湛要的本就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