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秦國呂不韋的觀點,獲利最大的生意不是簡單地做買賣互通有無,而是投資於一國王室貴胄,助其登上王位,功之後獲得的各種利益將多得難以計算。
他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並且還功了。儘管這位歷史名人的結局不怎麼好,不過他的觀點並沒有明顯的謬誤。
秦烽決定以後採購各種資時全部以境外貿易公司的名義進行,只要足夠小心低調,就不用擔心會出問題。譬如世界著名的幾大避稅天堂,很多從事見不得生意的公司企業都是在那裡註冊的。就連許多國家的權貴政要,都會在那裡註冊公司匿、洗白財富。
至於說易數量多了引起外人注意的事,只要想想如今全球每年的糧食易量有多?數億噸級。白銀易量有多?數萬噸級。以秦烽的這點採購量,就一普通易商的級別,別說大魚了,連中魚都算不上,誰閒的蛋疼來專門懷疑你?
再說大齊世界,考慮到這個世界的發展水平,數千萬兩白銀涌後造一定的市場波是完全可能的。或許黃金白銀的兌換比例會有所變化,當然並不會太明顯。
這個世界的某些況與華夏古代近似,白銀的產量不算多。華夏古代支撐銀本位制度的白銀大都來源於國外。據推算,1493年到1800年,洲出產了全世界85%的白銀和75%的黃金。在16世紀總計生產白銀1700噸,17世紀爲42000噸,18世紀爲74000噸。從1492年哥倫布發現洲後,歐洲就將洲當了財富掠奪地,白銀首當其衝。17世紀運往歐洲的洲產白銀達31000噸,18世紀爲52000噸。從1545年到1800年,洲出產了13.3萬噸白銀,其中75%即10萬噸被運往了歐洲。
儘管明清兩朝時不時海,不過仍有不白銀通過貿易渠道進境,滿足了民間對於白銀的需求,後來的朝廷財政稅也是以白銀爲主。
所以大齊世界將來改朝換代以後,隨著政局趨於穩定、經濟恢復發展,對於白銀的需求量會日漸增加,這數千萬兩銀子恰逢其會,遠不足以引起全國的經濟秩序失衡。
而且等到趙元謹地盤擴大、有資格自立稱王時,秦烽也不準備一味兌換黃金了,而是換玉石翡翠、野生中藥材、名貴樹木、高等食材之類的資源。這些東西在主世界都是稀缺資源,不愁賣不出價錢。
大齊世界雖然還於農業社會時期,可是隻要仔細盤查一番,值得發掘的好東西還是不的。而這樣的界易渠道又只壟斷在他一個人手裡,想不暴富都難。
當然爲了安全,自己在主世界也要經營建立起一定的勢力,這樣纔有能力保護好自己和邊的人,避免財富多了被人當盯上。
朱雲泰看了他好一陣,忽地問道:“既然如此,看來導致趙元謹絕逢生、柳暗花明的神高人,應該就是公子您了?當初蒙珞大將軍死得不明不白,應該也是您所爲吧?”
“沒錯,所以你痛恨我嗎?”秦烽並不掩飾。
朱雲泰嘆了口氣,微微苦笑道:“戰場之上刀槍無眼,兩軍陣前,哪有留手的餘地?無非是各爲其主罷了,我有什麼理由恨你呢?”
“那麼,先生現在應該做出決定了吧?”秦烽笑道。
朱雲泰自嘲地道:“我既然知道了公子的最大,如果還認不清形勢,怕是隻有死路一條了。而且以您的手段,恐怕也本不用擔心我會假意投靠吧?”
秦烽笑而不語,算是默認了。
朱雲泰神嚴肅起來,起離座,跪下磕頭道:“臣朱雲泰見過主公。”
“先生不必多禮,快快請起。”
被一個年齡足以當自己父親的人恭謹地叩拜,秦烽有幾分不適應,連忙手將他扶了起來。
兩人重新座,既然主僕名分已定,朱雲泰想了一下,出言詢問道:“不知主公接下來有什麼打算?臣願爲主公分擔謀劃一二。”
“暫時沒有太大的計劃。”
秦烽道:“趙元謹將荊南郡、城郡的十多家門店產業當禮送給我,還有郡城附近的千畝良田,這些都需要人手來打理,就勞煩先生爲我安排了。”
“此外他以後每佔下一郡,都會許我一定數量的產業和田地,這些都要儘早籌謀,不能出了岔子。”
“必定爲主公理妥當。”
朱雲泰拱手道,以他的才智能力,管理些產業田畝不過是小菜一碟而已。
核戰之後的末世,到處都是一片狼藉.如果你一不小心活了下來,那麼接下來你將不得不面對飢餓與疾病的恐懼,一到夜晚就會發狂的喪屍,還有那些因輻射而變得奇形怪狀的異種...然而對江晨來說,這裡卻是天堂.遍地都是無所屬的豪宅,遍地都是遺棄的豪車,還有那無人問津的黃金與黑科技...什麼?你是戰前xxx遊戲公司的老總?專門負責策劃3a級虛擬實境網遊?好說好說,給我幹活兒開發手遊,日薪兩塊饅頭夠不夠?愛瘋6?超薄?看見沒,我這未來人科技公司的手機比套套還薄你信不信?航母?戰機?哦,那些玩意我也有,不過是飛太空的那種...且看擁有自由穿梭兩個世界能力的江晨,如何打造一個橫跨現世與末世的帝國...
冬青:你說我一個穿越的,怎麼就當上感染者的救星了呢?你們還是另請高明。 眾干部:組織已經決定了,整合運動的領袖就由你來當!
如果給你一次機會,讓你重生在末世開始前的五年,這五年的時間,你會幹些什麼? 有人說我會瘋狂花錢,買糧買物資! 如果你是一個身無分文的窮小子,又該怎麼辦? 讓我來告訴你一個不一樣的末世生存法則! 記住了,存糧不是第一位的,這一點很重要! 再多的糧食也有被吃完的那一天,夠吃就行! 可持續發展才是硬道理! 糧食可以耕種,物資不可再生,能源才是第一位的,維持社會發展的科技軟實力也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