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妙紗心急,想江七森求救,生怕江七森信了石登的話。江七森氣勢裝得十足,彷彿自己真的是個俠義之士,安田妙紗。
「姑娘莫怕,我現在就收拾了這個登徒子,前來救你。你且小心躲開,別被誤傷了才好。」
「好大的口氣,你也不怕風大閃了舌頭。既然你非要自尋死路,那我就滿足你。先收拾了你,再讓你看著我怎麼和這個小人兒親熱。」
石登掏出了匕首,威脅江七森。江七森渾然不懼,拉開了架勢準備對付石登。田妙紗在一旁很張,擔心的叮囑江七森。
「公子,你要小心啊!」
「不用擔心,收拾他這種小賊,別說他一個,再來三五個也不在話下。」江七森誇口道。
「想學別人英雄救,你可得先看看自己有沒有那個能耐。」
石登說著衝上前來,與江七森打在了一起。三招兩式之後,石登被江七森扭住了手臂制服,連連呼痛。
「痛痛痛!好漢饒命,我知錯了。」
「你不是很厲害的嗎?剛才的氣勢呢?」
「小的就是嚇唬嚇唬人,不想衝撞了您這尊大佛。我知錯了,您就饒我這一回吧!」
「你不必跟我討饒,要問也是問這位姑娘願不願意原諒你。說放你走,我就放你走。」
「姑娘,我真的只是一念之差,我以前從來都沒有干過壞事的。你就饒過我這一次,我發誓,若有再犯,天打雷劈!」石登向田妙紗求饒。
「好吧,所幸公子你來的及時,我並沒有到什麼傷害。我一個姑娘家,這種事也不好張揚,就暫且放他一馬吧。」
「聽到沒有?姑娘心善,說放你一馬。還不快滾!以後如果再讓我抓到你做這種事,我絕不饒你。」
「多謝這位英雄!多謝這位人心善的姑娘!你們放心,我絕不再犯。」
石登行禮道謝,落荒而逃。作揖行禮時,田妙紗的目留意到石登手腕上,有一塊形狀特別的紋。當下表面上沒有顯出什麼,心裡悄悄記了下來。
「姑娘,你沒事吧?現在壞人已經跑了,你不用再害怕了。」江七森上前安田妙紗。
「我沒事,只是剛才了一點驚嚇。多謝公子仗義出手,不顧危險相救於我。」田妙紗福道謝。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這些都是我們應該做的,不必言謝。」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若不是您及時趕到,後果如何我真是不敢想象。如此大恩怎麼能連個謝字都沒有呢?」
「此地魚蛇混雜,極其不安全。我一個男子途經這裡,尚且要帶上隨從。你一個姑娘家怎麼會到這裡來?」
「我是要到亞希樓去的,可是路上迷了路。剛好與他發生了一些誤會,他說為了表示對我的歉意,願意帶我去,我就跟他來了。」
「我手下人先駕車送你離開這裡吧,這裡離亞希樓還是有點距離的。以後切記不要這麼輕易相信陌生人了,你這樣的子,很容易讓那些登徒子起歹心的。」
「多謝你提醒,經此一事,我會長個記的。本以為就是一場普通的誤會,哪曾想居然是蓄謀已久的。怪我自己識人不明。」
「事都已經過去了,就別想那些不開心的事了。」江七森安了一下田妙紗,轉頭吩咐黑田福。「黑田福,你去把馬車趕過來,送這位姑娘出去。」
「是!」
黑田福應了一聲,彎腰撿起石登掉落的匕首,離開去趕車。不想手腕上的紋了出來,被田妙紗見到。
「這不是剛才那人手腕上的圖案嗎,怎麼他也有?」看著這個和剛才那人一模一樣的圖案,甚至位置都差不多,在手腕上。田妙紗心裡敲起了警鐘。
「姑娘?姑娘?」
「啊?怎麼了,公子有什麼事嗎?」江七森的連聲呼喚,讓正在出神的田妙紗反應過來,有點尷尬問江七森什麼事。
「沒什麼,只是見姑娘在發獃,似乎心事重重。便自作主張喚了姑娘回神,請恕在下冒昧。」
「哦,我可能是太害怕了,總是不由自主的去向如果你不來的話,我可怎麼辦。」
「相逢即是有緣。姑娘你如此天生麗質,定是老天爺也不忍心你被惡人欺負,所以特地派了我來救你。」
「這麼說來,確實是呢。剛才那個登徒子說此地人煙稀,鮮有人經過,所以他本不擔心我的呼救會引來人。結果公子你就來了,也算是神兵天降呢。」
「所以緣分這個東西,說起來真是妙不可言。我一向嫌棄此不安全,能避過我是一定會避過的。今天鬼使神差走了這裡,現在才知道,原來是為了遇見姑娘你。」
「公子你可真會說話,想必平日里也很招姑娘喜歡吧?」
「說來慚愧,我也老大不小了,除了家裡的一些親戚和下人,很能接到子。所以家裡對我的終大事很是著急,卻又沒有什麼辦法。」
「公子你武藝高強,隨隨便便就能把那些小賊拿下。待人又彬彬有禮,說話風趣。應當是不愁婚事的,是不是對未來的夫人要求太高了?」
「也沒有什麼要求,只要投意合就好。大概還是沒有遇到那個能夠讓我一見傾心的人吧!」
「夫妻二人能夠相敬如賓,琴瑟和鳴,是大部分子夢寐以求的事。相信公子您是一定可以覓得良緣的。」
「借姑娘吉言了。」
「公子,您那位僕人怎麼這麼久了還不見回來。您的馬車停的離此很遠嗎?」
與江七森聊了許久也沒有見到黑田福回來的田妙紗,忍不住開口詢問江七森馬車為什麼還沒有來。
「倒也不是特別遠,許是路上遇見了什麼事,應該很快就能來了。他跟了我很久了,做事一向都很可靠的。」
「那不如公子您幫我指一下路,就不勞煩公子相送了。我到了主街上,應該也能找到馬車的。」
(本章完)
雲崢打開了一扇門,就再也沒有回頭路,生活,就是這個樣子,開了弓就沒有回頭箭,想回頭已是百年身。這是一本講述為師之道的小說,說的是生存智慧,講的是人間溫情,道的是兄弟情義,表的是溫恭謙良,這裡有最美的愛情,有最深刻的兄弟情義……
太子朱標英年早逝,朱元璋巡視四邊,來到嶺南發現這里一切與眾不同……富庶的黎民百姓,發達的商業建設,威武的軍隊士卒……但更令人驚訝的是,這里的封王十八皇子朱拓胡作非為、窮奢極欲、橫行霸道。朱元璋:兒子啊,要不把大明交給你,你在大明隨意為非作歹。朱允炆:十八叔就是我遙不可攀的高山。朱棣:有十八在,我對皇位沒有任何想法,我愿意做他帳下大將,為大明開疆擴土。于謙:我心中只有一個太陽,沒錯,那就是十八皇子。
秦始皇死后,被傳送到了一座圍城之中。他發現這里的一天等于外界的一年。而且還會按時間線傳送來更多的皇帝。于是第三天胡亥到來:“父皇,您要為兒做主啊!”十二天后劉邦到來:“政哥,難道你還不知道你的大秦已經亡啦?哈哈哈...”王莽到來:“你們這群無知的古代人。”劉備到來:“高祖,我真的是咱老劉家的人!”武則天到來,驚呆眾人,變成團寵。成吉思汗到來:“論江山面積,我不是針對你,我是說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朱棣到來:“爹,你先別動手,兒不是故意篡位的...”溥儀到來:“我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