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三月,又是一年科考的季節。
譚六斤提前三個月來到了京城,這三個月為了以防萬一,他特地住在了譚一兩的將軍府上。
當年譚六斤連中小三元的時候,就已經在京城里出名了,再加上他這麼多年來一直都是榜首,所以惹得不書生眼紅。
譚六斤當初在鄉試的時候吃過虧,所以這次格外小心,除了知的好友之外,其他人一律不見。
這樣一直持續到了開考的前一天。
譚六斤在自己平常看的書中發現了一封信。
是卓如筠的字跡。
信上寫著讓他今夜去一趟京城的風安寺,想要給他一樣東西。
譚六斤眉頭一皺,覺得事有些不對,卓如筠向來十分懂分寸,絕對不會在快要開考的時候送這封不合禮儀的信來。
他連忙將信收好,朝屋外的小丫鬟喚道:“來人。”
小丫鬟聞聲走了進來,說道:“今日有誰進來了我房間?”
小丫鬟是譚一兩府里的老人了,十分可靠,所以葉九兒才會讓來照顧譚六斤。
聽了譚六斤的問話,小丫鬟臉一沉,連忙問道:“公子,是出了何事?”
譚六斤正道:“你只要告訴我,今天有沒有人到我房里來。”
小丫鬟搖了搖頭道:“將軍說了,沒有公子的允許,誰都不能進公子的房間。”
譚六斤聽后,抬頭朝四周看了看,拿起方才那本書聞了聞,發現一子梨花香,繼續朝小丫鬟問:“府里什麼地方有梨花?”
小丫鬟回道:“回公子的話,我們府里并沒有種梨花,而且就算是真種了梨花,這香味落在了書上很快也會散出,除非......”
譚六斤接過的話道:“除非是特制的香料。”
小丫鬟點了點頭,“沒錯。”
譚六斤手握著方才的書,沉思良久后,繼續問:“這京城里誰家府邸有上好的梨花香料呢?”
小丫鬟跟著他一起思索著,隨后猛地一驚道:“公子,奴婢大概猜到是誰了。”
“是誰?”譚六斤問。
小丫鬟一臉認真道:“是王府?”
“王府,什麼王府?”譚六斤聽著有些云里霧里。
小丫鬟連忙道:“公子,奴婢說的是王大人的府上。”
朝中一共有三個王大人,不過只有一個王大人是住在京城,那就是卓丞相的岳父。
卓夫人王氏的父親。
王大人以前只是一個四品,但是新皇登基后,他接連被封到了一品。
而王家也因為王大人升,開始變得起來。
譚六斤在心中大概明了了一些,正準備細問,只聽小丫鬟又繼續道:“王家的夫人前些時日病重,現下王府是王家的大伯娘在打理著,這位王家大伯娘素來就梨花香的香料,所以常常在屋里熏著。”
“你是說,王大人的嫂子?”譚六斤朝問。
小丫鬟點了點頭。
譚六斤心中略有些疑,王家大伯娘和他素未逢面,怎麼會派人送來這麼一封信?
正在他疑的時候,小丫鬟突然機靈道:“公子,這位王家大伯娘一直都和卓夫人不和,而如筠小姐和卓夫人深厚,奴婢想,王家大伯娘是想要把你和如筠小姐都毀了,好惡心卓夫人。”
“你說的有些道理,不過這樣未免有些大費周章,就算是想要對付卓夫人和我如筠,也沒必要牽扯到我。”譚六斤垂著眸,一邊沉思一邊說道,“王家大伯娘可有兒子?”
小丫鬟搖搖頭,“王家大伯娘在王家大伯去世之前一直都未有生育,所以無子無。”
譚六斤背負著雙手,緩緩看向窗外說道:“那就奇怪了......”
小丫鬟在一旁思索著,也想不明白。
這時,譚一兩回來了,“六弟,明日就要開考了,你準備得怎樣?”
“大哥,可否幫我一個忙?”
“你要大哥幫你什麼?”
阿桔生於小農之家,溫柔貌美。 趙沉原為侯府世子,心狠手辣。 在阿桔眼裡,成親前趙沉太混蛋,成親後他才慢慢變好了。 趙沉卻覺得,最初他只是有點喜歡她,寵著寵著才放不下了。 阿桔:為啥之前你對我那麼壞? 趙沉:因為我要娶你。
白明霽及笄那年,晏家派媒人上門替世子晏長凌提親,同是武將之後,也算門當戶對,父母一口答應,她也滿意。 十七歲白明霽嫁入晏家,新婚當夜剛被掀開蓋頭,邊關便來了急報,晏長凌作爲少將,奉命出征。 一年後,傳回了死訊。 對於自己前世那位只曾見過一面,便慘死在邊關的夫君,白明霽對他的評價是:空有一身拳腳,白長了一顆腦袋。 重生歸來,看在一日夫妻百日恩的份上,白明霽打算幫他一把,把陷害他的那位友人先解決了。 至於害死自己一家的姨母,她不急,她要鈍dao子割肉,她萬般籌謀,等啊等啊,卻等到了姨母跌入山崖屍骨無存的消息。 白明霽雙目躥火,“哪個混賬東西動的手?!” — 晏長凌十六歲時,便上了戰場,手中長矛飲血無數,二十歲又娶了名動京城的白大姑娘,人生美滿,從未想過自己會英年早逝。 枉死不甘,靈魂飄回到了府中,親眼看到自己的結髮妻子被人活活毒si。 重生歸來,他打算先履行身爲丈夫的責任,替她解決了姨母。 而自己的仇,他要慢慢來,查出當年真相,揪出那位出賣他的‘摯友’他一番運籌,還未行動,那人竟然先死了。 晏長凌眼冒金星,“誰sha的?” — 得知真相,兩人沉默相對,各自暗罵完對方後,雙雙失去了鬥志。 晏長凌:重生的意義在哪兒? 白明霽:重生的意義到底在哪兒? 既然都回來了,總不能再下去,晏長凌先建議,“要不先留個後?” 白明霽同意。 小劇場: 本以爲今生再也沒有什麼事情能難倒他,直到半夜突然被踢下床,“你閨女哭了,去哄一下。” “你那好大兒,又把先生氣走了,有其父必有其子......” “老二寫的一手好字,連他自己都不認識了,爲人父,你總得管管。” 晏長陵:曾經有一段清閒人生擺在面前,我沒珍惜...... “晏長陵!” “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