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嘉靖十三年正月初一,是為道門“天臘之辰”。在《云笈七簽》中記載,“正月一日名為天臘,五月五日名地臘”,是“五帝校定生人神氣時限長短”之日,這一天,也是道門設壇慶賀的節日。
無極院也不例外,在三清殿上設立香壇,遙拜三清道尊,祭祀五方大帝,預祝來年時運平穩。慶賀儀式上,夾雜著一個小環節,對于闔院道士來說,這個小環節只是微不起眼的小事,但對于趙然來說,卻是他人生之中的一件大事。
趙然無極院八個多月,參加過許多院中舉辦的蘸齋法會,比如慶賀三清道尊誕辰的三清節,祭祀天、地、水宮的三元節等等,但歷次法會,他都只能站在欄桿外的臺階下,和一眾火工道士們一起,伏地叩首,遙遙跪拜,連法會是個什麼樣子都看不清楚。
但這一次不同,他終于穿戴著繡有黑邊的正式道袍,登上了三清殿的高階,在蔣高功的宣唱聲中,接過了戒度牒。
這是一張尺許長的牛皮卷軸,展開后,卷軸上是幾行小字:
“玄元觀度牒事檢會到。道門誡,道士不給度牒私自簪剃者杖八十,若有家長,家長當罪,宮院住持及業師私度者與同罪并還。今填字六百四十八號度牒給付道士趙致然,收執憑照須至出給者。”
左首下方墨書小字“壹名趙致然年一十八歲系四川龍安府石泉縣趙莊趙宏之子,嘉靖十三年正月,無極院出家,投經堂為念經道,正一教,見在本院籍”。中部印刷“右給付道士趙致然收執準此”。
左半部書就“嘉靖十三年正月一日/玄元觀監院李云河/西真武宮監院張云兆/西真武宮高功白騰鳴/西真武宮典造宋致聰/無極院監院鐘滕弘/無極院高功蔣致標/無極院典造張致環”。后綴蓋有紫玄元觀監院之印章,及西真武宮、無極院紫印章各一方。
沒錯,趙然以后不趙然了,他已正式加道門,為牒道士,論為“致”字輩,名曰“趙致然”。簡簡單單一卷度牒,卻有七人名其上,從川省玄元觀起,下至龍安府西真武宮,再到谷縣無極院,各級監院、高功、典造依次落款,趙然這才算為了一名大明朝的正式道士。
趙然——從今日起名為趙致然,手捧度牒,心那個激啊,真真是無法用言語形容。整個無極院中,火工居士百十來個,連上方丈、監院、“三都”、八大執事、“五主十八頭”、念經道等在的有職司、沒職司道士,統共也才一百六七十位,從此以后,他就是那三分之一里的一了,再也不是分母了,這是多爽利的事啊!至月例銀子便翻了五倍,達到了五兩之數!
不過也有一件事讓他很意外,另一個牒道居然是人,就是幾個月前趙然在筆架山莊雅集上見過的四川按察使嫡子諸蒙。
趙然依然記得,這位諸公子當時在筆架山莊追求雨墨被拒的形,沒想到轉過年來,人家也進道門了,而且還是直接牒的那種!趙然早就聽說,今年無極院兩個牒名額,其中一個將直接給予某位有修道骨的子弟,難不這位諸公子也有修煉天分?
真是人比人氣死人,趙然辛苦掙扎了大半年,使了無數心機,這才好懸不懸了度牒,這位諸公子啥事沒做,一來就是正經道士,而且似乎將來前程遠比自己要寬闊得多!你說你上到底哪骨頭好呢?我咋就沒看出來呢?
法會還在繼續當中,兩人不好說話,但站在一,自然是大眼瞪小眼。趙然怎麼看,怎麼覺得這位諸公子似乎對自己很有意見——瞧人家看自己那眼神,明顯是來者不善啊。略一琢磨,趙然就明白了,這位恐怕是把自己當敵了吧。
蘸齋法會結束,兩人各捧一卷頒賜的《戒律規范》,結伴而回。為什麼結伴呢?沒辦法,兩人因為“同年”,故此同住一屋。
當然,如今的居住條件可比當火工居士時候要強多了。小院還是東、西、北三排廂房,但每排廂房是打通了的,極為寬敞,一間頂過去的三間。趙然和諸蒙分到東側廂房居住,進門后是客堂,兼做書房之用,左右各有兩張書案,筆墨紙硯齊全。
書房兩側是兩個臥室,一人一間,有門簾相隔,相對私。臥室中不再是大通鋪了,而是正正經經的榆木雕花床!
客堂,見諸蒙斗眼般的目盯著自己,趙然干咳了一嗓子:“呃……諸師弟……”
“慢!誰是師兄、誰是師弟,這個須得分曉清楚!”諸蒙一擺手,肅然止住趙然的話頭。
趙然笑了:“自然是先門中為長……”
“不錯,先門中為長,請趙師弟將度牒取出,咱們看看,究竟誰先誰后?”
趙然語塞,兩人的度牒都是同一日頒賜,自然寫的是同一日——“嘉靖十三年正月一日”,要依此為據的話,還真分不清楚。
“諸師弟,師兄我可是去年四月的無極院!”
“不然,趙師弟去年四月雖無極院,卻算不得了道門,只是院中苦役而已。若是苦役都算,那我隨便去哪家道院之中掃個地、個桌子,豈非也算了道門?哦,對了,我三歲時便都府景壽宮燒過高香,算起來,比趙師弟早道門多年?有十七八年麼?依我之見,既然同日門,則當以年歲敘長——我今年二十三歲,不知趙師弟年歲幾何?”
要論生日,諸蒙比趙然大了三歲還不止,趙然肯定是比不過的,但他也不能服,故此冷笑一番,將這個話題岔開。其實在道門十方叢林廟中,誰當師兄、誰為師弟并不重要,這又不是子孫廟,講究嚴謹的輩分資歷,在十方叢林里,真正重要的是職司。
有許多騰字輩,甚至云字輩的老道,辛苦幾十年依然是個念經道,而有些機敏的致字輩道士,年紀輕輕便居高職,將那些高輩老道呼喝來指使去,而老道們也照樣恭恭敬敬的凜然遵從,沒人會覺得不妥。
兩人之所以為了個師兄師弟的稱呼爭執不下,純屬意氣用事。趙然本來也無所謂的,但諸蒙越是這樣,他就越要爭下去,所謂人爭一口氣,就是這個道理。
這麼爭執自然沒有什麼結果,當下一個“諸師弟”,一個“趙師弟”,便自顧自的了開來。Μ.166xs.cc
“諸師弟不是都府人氏麼?怎麼跑到無極院牒來了?景壽宮那頭有難?”按說諸蒙是籍貫在都府,應該在景壽宮下轄的各道院牒,而不是跑到龍安府西真武宮下轄的無極院牒,這完全不符合流嘛。
“趙師弟似乎是石泉縣人氏,不一樣在谷縣無極院牒麼?”對啊,人家諸蒙說得很有道理,你自己就不按常理出牌,屬于“縣牒”,難道還不允許我“府牒”麼?
趙然心說這個諸蒙厲害啊,言辭鋒銳,真是不好對付。當下忍不住便揭對方的老底:“諸師弟,莫非所為雨墨道人而來?”
他這話純屬惡意揣測,但不想真是說到點子上了,諸蒙還就真是為了雨墨道人才出家當了道士的。雨墨所在的之地華云館,是龍安府的子孫廟,諸蒙如果想“追尋雨墨的腳步”,就必須到西真武宮下屬的十方叢林牒,否則將來所遷轉的子孫廟,就是都府的魁星館。
就見諸蒙臉上變,隨機“哼”了一聲,拂袖而去。
趙然暗道了聲“好爽”,施施然捧著《戒律規范》回自己臥室研讀去了。
萬年仙帝,厭倦了勾心鬥角的生活,重回都市想過平凡的人生!他沒事喂喂金魚,逗逗小貓,養養花花草草,過著地主家的小日子……但是!沒料到體內仙氣過盛……那天起,鯉魚吸了口仙氣化了龍,牡丹吸了口氣成了仙(牡丹仙子),狐貍吃了個他的西瓜籽,變成了九尾妖狐……當然!還有那隔壁王嬸家的豬,被他餵了根草,直接變成了天蓬元帥……那一刻……唐風目睹著這滿屋的仙、妖,陷入了沉默!我也想低調啊,但是實力它不允許啊。
“師父,星辰子說,他師父煉了個在天上飛的大舟寶貝,全天下只有他師父會,是真的嗎” “真的。”曹振看了看腳下的超大型飛峰,點頭。 “師父,你聽說了沒?青龍峰上的那條蛟,好像有變成金龍的可能!” “咱們家風水池裡,撈條青龍拿去玩,不要打擾我炒菜。” “師父,我聽說……” “不管你聽說了什麼,去我的房間找一找,都……啊,等一下,讓你師姐先出來。”
三十三年前,明教教主陽頂天去世,明教就此萎靡。三十年前,波斯聖火教入中原,分裂明教、另立日月神教。二十八年前,擂鼓山珍瓏棋局始開。二十五年前,華山派劍氣之爭,氣宗穆人清力挫劍宗十餘高手後,隱居不出。二十年前,鐵膽神侯建立天下第一莊,排定“俠義榜”。十九年前,五名少壯高手在華山第一次論劍。十五年前,燕南天進惡人穀後了無音信。十二年前,遼國覆滅,滿清占據中原,蒙元占據河套關中,宋廷退守兩淮、荊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