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飄飄,軍號響。”
“劍已出鞘,雷鳴電閃。”
“從來是狹路相逢勇者勝,向前進,向前進!”
······
皇極天皇相信,大華東征主力調回中原後,大華太子不可能在短時間向大和發進攻。只剩下兩萬人馬的大華太子,沒有這個能力。
可實際上,就在復興三年的春節。
這麼一個倭人也開始歡度的新春佳節,大華太子卻沒有給東征將士放假。太子張璟給將士們頒發了東征戰功賞賜,又賜下新春年賞,然後要求發春節攻勢。
張璟給皇極天皇下達了最後通牒,令投降。
皇極天皇寶皇很不屑的說,大華東征的主力被調回去,他們甚至把北海艦隊拆分爲了四個艦隊,現在大和海峽只剩下了一個朝鮮艦隊而已,唐津也只有兩萬華軍。
侵者已經兵微將寡,勢單力薄,他們不可能採取行。大華再猖狂,也不會真的認爲兩萬人馬就能征服大和。
就在新年的第一天,駐倭國難波的大華帝國大使向倭國宣讀了戰爭宣言。在此前的戰中,大華還沒有正式向倭國宣戰,對唐津等的登陸作戰,也只是對倭國主出擊挑釁的迴應而已。
但這一次,駐倭國大使卻正式對倭國宣戰,大華正式對倭國開戰。
這讓寶皇極爲震驚。
本來以爲大華調回東征主力,意味著可能戰爭的結束。
誰也沒料到,太子張璟的東征軍從十萬變了兩萬,結果卻還強勢宣戰,並且是在這個春節期間,這讓毫無準備。
寶皇怔怔出神,覺得不可思議。
“我們能夠守住嗎?”
蘇我蝦夷神不振,九州和四國兩大島的淪陷,使得倭國上下都已經極爲震,沒有人再看好這場戰爭,他們也真正意識到了大華真的要滅亡倭國。
以前,他們還以爲那大海就是屏障,可現在,大海已經擋不住大華了。
“也許我們可以試著和大華談判!”這是蘇我蝦夷想到的唯一辦法了。
寶皇搖頭。
“這個時候談判,不會有任何好結果,我們已經沒有退路了,只能打下去。”
下關。
本州島的最西端,這裡的下關港也是重要的港口,同時也是倭國山線,山線的西端起點。
倭國的五畿七道,其中七道既是行政區劃,同時也是七條重要的國道。山****的諸國,就有一條聯通各國的通要道,稱爲山00道。這條道路在倭國道路中,算是比較路況差的,但起碼也是一條國道了。
下關,正是這條山線的最西端,這裡有下關港,與九州島隔海相,屬於戰略要地。同時,下關還是山線的西端起點。
不久之前,倭國天皇召集的本州島各國大名們的士兵,正是從這裡登上船隻,駛往唐津,然後前往對馬。
而現在,依然是在下關港。
時隔不久,這座重要的港口,卻已經爲大華的朝鮮艦隊所攻佔。說是攻佔,其實也沒有怎麼費力,朝鮮艦隊的幾條戰列艦駛近下關港,對著岸上那本就不多的倭兵,一通艦炮轟炸。
炸掉了幾座木屋,倭人就已經落荒而逃。
而後大華的運輸艦、登陸艇搶灘登陸,陸戰隊員上岸。
就有如演習一樣,輕而易舉的就拿下了這座重要的關港。
那些下關的倭兵,本就是地方大名們召集起來的農民。他們毫無戰鬥力,沒有人願意參戰,大名們只能用弓箭刀槍迫他們參戰。
臨時徵召起來的這些倭兵,甚至連武都不齊,幾個人纔有一把刀,多數士兵只有一把竹槍。
至於弓箭更。
對於許多倭人來說,如果手裡有把鋼刀,或者能一套鎧甲,哪怕是一套皮甲,也能讓他們士氣高漲不。
兩手空空的去打仗,甚至連糧食都無法保障,這讓他們毫無戰鬥意志。
與之相反,登陸下關的大華軍隊卻神抖擻,他們人人都有護甲和武,甚至有數樣長短武。
陸戰隊有騎兵步兵炮兵車兵,他們的裝備銳無比。
不同的部隊,在鎧甲外面還罩著不同番號和圖案紋章的戰袍罩。
他們行軍時排著整齊的隊列,邁著齊整的步伐,還有軍樂隊在一邊敲著鼓點。士兵們一邊邁步行軍,一邊高唱著軍歌。
他們高唱著紅旗飄飄軍號響,劍已出鞘雷鳴電閃,這樣一支軍隊,僅僅是軍容士氣就已經將倭人嚇退了。
而讓許多來不及逃跑的下關倭人們震驚的是,這樣一支士氣高昂,裝備良的軍隊,居然不是華軍,而是由倭人組的扶桑民兵部隊。
在那些倭人民兵中,甚至還有一支來自朝鮮半島的民兵部隊,有一個新羅旅和一個百濟旅,甚至還有一個靺鞨旅。
還有契丹旅和庫莫奚旅、室韋旅、霫部旅。
這些都是來自大華這幾年征服的東北諸部,由各部中原來的士兵組的民兵部隊。
由東北各征服地部族民組的七個民兵旅,是皇帝特意徵召調給皇太子張璟的。
用這些部族民兵,也是爲了避免太子張璟手裡倭人過多。
這七個旅組了民兵第一零三師。
太子的兩萬正規軍還在九州,但他已經把手裡的三個民兵師都派了出去。三個師都在下關港登陸,一零一師攻山,一零二師攻山,而第一零三師則是總預備隊,也是督戰隊。
這些由各部民組的民兵,每天除了作戰訓練,還要學習漢語。他們每天高唱著大華的軍歌,不但行軍時要唱,就連吃飯時也要排隊唱軍歌。
在下關港,這些唱著大華軍歌,穿著灰綠民兵軍服的民兵們,也梳著與大華漢民一樣的髮式,如果不是細看,遠遠去,還會以爲是大華的漢軍。
登陸下關之後,三個民兵師六萬人,在朝鮮艦隊的協助之下,迅速向東推進。
這些來自各部族組的民兵,在皇太子的命令下,迅速推進。
對於兩道諸國的倭族守護大名以及各郡大名們來說,這場在春季展開的戰爭,簡直就是措手不及。
天很寒冷,倭人並沒有戰爭的準備,他們面對大華的進攻,甚至還在猶豫不決。
爲投降還是反抗爭吵不休。
第一零一師和一零二師的倭人民兵很猛,在不久前,他們還溫馴的如綿羊。可現在,卻已經在大華這頭獅子的帶領下,從綿羊搖一變爲了全副武裝的狼。
他們氣勢洶洶,戰意高昂。
因爲大華有功必賞,民兵們只要是作戰和訓練期間,都是有軍餉和津的。而作戰表現勇猛,更會有嘉獎。甚至戰爭期間,繳獲的戰利品歸公之後,也會按比例拿出一部份來賞賜給民兵。
這些,都大大的刺激著倭人民兵。他們以前給大名們打仗,可沒這麼好的待遇,自帶乾糧上戰場,死了都未必有什麼卹。
可大華對這些倭人民兵卻很大方,立功就有賞。皇太子甚至宣佈,這些倭人民兵立功後可以得到田地的賞賜,賞賜的田地爲勳田,可以子孫世襲相承。
在這些激勵之下,蠻夷民兵們戰意高昂,一路勢如破竹,他們用八千倭兵的,宣佈了大華春季攻勢的勝利。
僅僅一個月的時間,兩個倭人民兵師,就遠遠甩開一零三民兵師,一路斬關破城,把山和山兩道給攻佔了。
他們甚至爲自己的勝利而洋洋得意,因爲攻破兩道十六國,殲敵八千,他們只損失了八百人。
一比十的戰損,這讓他們有了一句自己的戰號。
“我們是強者,必定會取勝!”
大華復興三年,二月。
皇太子張璟登陸本州島,來到了傳聞中的石見銀山。
在攻佔此地後,石見銀山就迎來了礦產公司的人。大量的倭人被徵召前來挖礦,張璟在這裡觀看了銀山後,對於攻佔倭國一如繼往的表達了自己的信心。
他認爲,只需要三個月時間,就能徹底的攻佔倭國。
倭人民兵還在長驅直。
現在唯一能阻攔他們的,只剩下了倭國那糟糕的道路。
倭人民兵師在倭國,功的學習到了大華軍隊的閃電戰髓。
一個又一個的令制國被攻破。
面對來勢洶洶的大華軍隊,難波的皇極天皇與蘇我蝦夷都再也坐不住了。他們現在必須面臨一個選擇,是屈服還是逃跑。
朝鮮艦隊已經不甘落後,他們直接向難波港駛來。
留給寶皇和蘇我蝦夷的時間已經不?
章節報錯
劉昊意外穿越到狼煙並起的三國,變成了大漢皇叔!有無上霸主係統加身,劉昊可以抽取史上猛將、絕世神功、萬界美女……還能吞食天地氣運,萬界荒古獨尊!隻有想不到,冇有做不到!
李謙重生了。另外一個時空的1995年。在這裡,他當然比普通人更容易獲得成功。 但成功是什麼? 錢麼?或者,名氣?地位?榮耀? 都是,但不全是。 有了那回眸的淺淺一笑,那牽手的剎那溫暖,那入懷的淡淡體香; 這人生,才稱得上完美。
——姑娘,清穿嗎?要命的那種? 自從穿到了喪權辱國的晚清,林玉嬋萬念俱灰,只給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 茍著。 能多活一集是一集。 就算是地獄難度,也要殺出一條血路。 直到她發現,在骯臟腐壞的地獄深處,也有人靜靜地執燭,亮著不滅的光。 ---------- ※開局地獄模式,不過別怕,蹲得深才跳得高~~ ※有男主 ※男主沒辮子 ※更多完結文戳作者專欄 *南方赤火* ※說明一下,本文原名《大清要完》,并不是女主單純賺錢升級的爽文,而是她在這個風雨飄搖的晚清社會,生存奮斗掙扎自強的全方位故事。只想看主角賺錢劇情可以根據章節提要選擇訂閱,mua~ [參賽理由]主角穿越晚清社會,順應第二次工業革命和洋務運動的潮流,引進西方科技發展民族資本主義,為社會擺脫愚昧、擁抱新思潮貢獻自己的力量。
一個有點技能的拽巴女 × 一個總想證明自己不是只適合吃祖蔭的兇巴男~ ****** 燕京蘇家的大姑娘從田莊養完病回府後,似乎跟從前不一樣了,她不僅令頑劣反叛的親弟弟對其俯首貼耳,還使得京城赫赫有名的紈絝秦三爺甘心為其鞍前馬後地跑腿。 與此同時在鎖器一行具有霸主地位的蘇家卻正面臨發家以來最嚴峻的考驗:京城突然間冒出一位號稱“鬼手”的製鎖高手,傳說制出的鎖器比蘇家的鎖具更加複雜精密,已令城中大戶不惜千金上門求鎖,名氣已經直逼當年蘇家的開山祖師爺! 東林衛鎮撫使韓陌有個從小與皇帝同吃同住的父親,打小就在京城橫著走,傳說他插手的事情,說好要在三更辦,就決不留人到五更,朝野上下莫不談“韓”色變。 但韓大人最近也霉運纏身,自從被個丫頭片子害得當街摔了個嘴啃泥,他丟臉丟大發了,還被反扣了一頂構陷朝臣的帽子。所以當再次遇上那臭丫頭時,他怎麼捨得不給她點顏色瞧瞧呢? 只是當他得償所願之後,前去拜請那位名噪京師、但經三請三顧才終於肯施捨一面的“鬼手”出山相助辦案之時,面紗下露出來的那半張臉,看起來怎麼有點眼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