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貓耳小說 都市爽文 做舊師 第1247章 成敗皆蕭何

《做舊師》 第1247章 成敗皆蕭何

我說過任何實就怕對比,古董尤其如此。

因為,所謂古董鑒定,其實就是對比。

真的與假的比!

老的與新的比!

眼前的與館藏的比!跟出土的比!跟所有你認為是真東西的比!

甚至,同一件古董,自己跟自己比。

而眼前這件冊子,共計十七幅作品。

我是先看了個大概,覺屬實了不得。

然後再仔仔細細一幅一幅看下來,我就很快發現不對了。

當然了,我這發現不對一來是因為我的眼力水平在這裏。

二來,其實是先為主的心理起了作用。

我拿到這冊子之前就認定了這玩意是個假的,所以我在看東西的時候就不僅僅是鑒定它去的,而是在找破綻去的。

所以,這破綻是很快就被我發現了。

不過得先說一句真心話,這件冊子做的真好!

從做舊的級別來看,這冊子雖未到絕品級,但也是品級別的了,一般鑒定師屬實很難發現破綻的。

為什麽說這件冊子是做的真好呢?那破綻又在哪裏呢?

說它做的好,一是臨摹的好,完全掌握了八大的風格。

但,又不拘泥於去抄那些市麵上已經出現過的八大的畫作,而是稍帶創新。

二是下足了本錢。

筆墨材料這方麵我就不多說了,最最讓我到不可思議的是。

這件冊頁共計十七幅,竟然其中五幅是真跡。

而這五幅分別放在頭尾和中間,起著心理上的引領和收尾的作用。

Advertisement

我前麵說過,真正的鑒定其實是一件非常耗力的事

因為你得調你頭腦裏的很多知識和記憶,去搜尋,去對比。

所以,鑒定師的力是有限的,尤其在書畫鑒定上,做的越是真的書畫,越是消耗力。

因此,這件冊子做的好!

好在假中有真,且非常好的把握住了鑒定者心理和力的釋放節奏。

其一開始連續用了三幅真畫,鑒定師在看一件大貨時,肯定一上來就認認真真仔仔細細的麽!

而看的越仔細就越消耗力。

先讓你連看三幅真跡,一來消耗你的力,二來建立你的信心。

接著就是假貨了。

別說這假貨做舊者臨摹的本就很到位,就是有不到位的地方,前麵連著消耗了你的力,也必然讓你的眼力有所下降的。

中間又夾著一件真跡,而且最關鍵的是,末了那幅書法是真的。

其實懂的人應該知道,書法比畫更加的難以臨摹。

所以,市麵上做假畫的比做假書法的多的多。

因此呢,我說這件冊子做的好!

好到,如果有人不信賣家甚至可以提出來,那就取樣進行技鑒定麽!

不過這件冊子,是也蕭何,敗也蕭何!

五幅真跡,加上心的布局設計,讓鑒定者很難看出破綻。

但,若有人看出這破綻了,那也是因為著五幅真跡的存在,才讓這破綻更加的清晰了。

我,就是如此。

Advertisement

前麵說了,鑒定就是對比。

我是看完前麵三幅真跡,是越看越奇怪,心想難不這黃為仁給我唱了一出人計?

他這是拿好東西給我了?還是另有貓膩呢?

而等我接著往下看,再看個三四幅,我突然就看出我問題了。ggdown8.org

這件冊子,若說差一點就到絕品,那差的那一點是什麽呢?

做舊!

狹義上的做舊。

就是把新件變件。

對於一個專業的做舊師,我可以肯定的說,假的始終是假的。

做舊做的再好,再到代,那也是假的。

但是從做舊師專業的角度看做舊品,做舊本不難,難就難在去仿製一件現存的東西。

仿製,其實說起來也不算難,難就難在就怕真假放在一起對比著看。

而在做舊這個行當裏,我們都知道,東西一旦出手,是絕對不能出現把原件和做舊品放在一起看的時候。

否則,絕大部分做舊品都會被看穿。

而眼前這件冊子就出現了一個bug了。

這五幅真跡屬於到代的老畫,傳世幾百年了,雖然保存的尚且不錯。

但歲月留下來的痕跡還是不可避免的。

而其餘的仿製品呢,雖然容臨摹的很到位,做舊做的也到位。

但是,跟真跡比起來,看沒有不妥。

仔細看,尤其是讓專業的做舊師去看,那定然是瞞不過去的。

真跡的新舊程度,和仿品的新舊程度是有差異的。

Advertisement

真跡的澤反而略淺,而仿品則更深。

而且,仿品上還做了黴變。

其實做的好,單獨看也完全到代了。

但對比著看,就有破綻了。

這整個冊子給我的覺就是,似乎不是一個完整的做舊團隊或者做舊師完的作品。

而是前後兩撥人,兩撥沒有聯係的人接力完的。

我估計呢,應該是有人手裏拿到了五幅真跡,又找專業的畫師畫了其餘的仿品。

這仿品仿的不錯,級別已經到絕品了。

但是,稿後,又拿去讓另一個人合了五幅真跡在一起重新裝裱做舊一個冊子。

這就導致,出現了差異了。

雖然實事求是的講,這種差異不大,大多數人是不會關注到的。

但是這種差異是存在的,而且還跟這件冊子的設定不符。

這冊子從裝裱,到裏麵容的落款看,應該是統一的,是八大當初做出來的時候就裝裱這樣流傳到今的。

所以,這裏麵每一頁作品其所的保存環境都應該是一樣的。

因此,它所呈現給人的新舊程度應該是沒有差異的才對。

如果讓我來設計這件冊子,我不會把這件冊子設定為傳世的老冊子。

而是設定為,裏麵的作品都是各收集來的,然後統一裝訂冊,是後世再裝裱的,比如是清中期裝裱的,再搞一個後跋之類的說明一下,那就妥了。

這樣,就算出現畫與畫之間的新舊差異,那也能解釋的過去。

Advertisement

畢竟作品都是各收集來的,過去的保存環境不一樣,有差異是完全合理的。

當然了,話說回來,如果不是原生的,而是各收集來的,那這件冊子的價值就會折扣不了。

所以,在價值和做舊級別上,你總得選一個。

這做局的人選了價值,他其實也沒錯。

因為,就算如此,也是大多數的鑒定師所看不穿的。

如果這個局的確是黃為仁做的,那他也應該沒有想過我會跑來日本看這件冊子吧!

否則,他就不這樣設計了!

。您提供大神三尺妖帶的做舊師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