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得的確是實話,哪怕在開拔前,各級將都講述了此次出兵的重要,赤旗軍上下也知道這是為了守護鄉里,使得后方安穩。然而畢竟不是海戰,還要面對數萬軍,誰知道會折損多人呢?
人人都心存忐忑,哪料遇上敵人,卻發現對方不堪一擊,隨便放兩炮都能大,比軍或是長鯨幫要好對付多了。一仗下來,難免生出橫掃千軍的驕矜之氣,失了分寸。
這些人的反應,也是伏波最擔心的事。在看來,跟流民作戰,怎樣的勝利都不值得稱道,就像三國時,幾乎所有勢力都是從黃巾之戰里穎而出的,那還是有著信仰和口號的黃巾軍,面對正規軍依舊不值一提。
如今也是大乾南方重水戰輕步戰,各地衛所又實在糜爛不堪,才顯得如此不堪一擊。否則哪怕是北地那些爭奪皇位,剿匪平的兵馬開過來,都能跟割草一樣收拾了這群流民。
若是因此生出狂傲,甚至讓軍隊變得嗜殺張狂,這次出兵可就損失大了。冷眼掃過眾人,伏波開口道:“阿遠,此戰算不算大勝?”
嚴遠才是此戰指揮,聽令上前,直言道:“咱們沒有騎兵,無法攔阻潰軍,擒拿賊酋,只能算小勝一場,未竟全功。將來流民四散,恐怕還會惹出麻煩。”
正規軍出,還曾跟著邱大將軍平過,嚴遠自然知道這一戰的關鍵所在。唯有收攏流民,剿滅興風作浪的大小頭目,才算徹底解決了軍。赤旗軍的劣勢就在于缺騎兵,喪失了機力,如今的行軍路線只能沿河而走,對于逃逸的流民本無計可施。
伏波這才頷首:“咱們來這邊,不只是為了占地盤,更是要消化流民,把他們重新安置下來。這需要州郡吏的配合,也需要拿出足夠的糧食土地。等到安排好了流民,重整了州郡,這些地方姓甚名誰還用多說嗎?”
話說到這里,在場眾人全都明白了伏波的意思。進城可不只是為了奪權的,更是為了盡快收攏流民。唯有這些逃荒祈食的民們消停了,軍才能徹底被鏟除。至于流民吃什麼,種哪里的地,不是還有那些大戶嗎?難怪第一件事就是從戶籍下手,哪家豪門沒個幾百上千畝的田?還有些直接出逃的,那些空置的田畝還不是想怎麼分就怎麼分,難不還敢跟赤旗幫翻臉嗎?
這才是大軍齊出,兵鋒浩的緣故啊,他們還以為只是為了震懾軍,實在是想的淺了。
不再啰嗦,伏波吩咐道:“阿遠,你帶人追擊流民,看他們逃往何。阿牛,你帶兵巡視鄉里,若是發現有人藏匿賊匪,全都給我抓起來,敢抵抗的殺無赦。大亮,你帶人收攏流民,十五人一隊,實行連坐,不服軍令,造反逃竄的,十五人一同罰死。”
三道命令一下,諸人皆是心驚,這可是世用重典啊。李牛心里更是咋舌,大戶們趁收攏流民已了本能,現在扣上一個藏匿賊匪的名頭,那還不是想拿誰就拿誰?而且只讓嚴遠追擊,沒有剿滅的命令,是不是也有放縱流寇襲擾地方的心思?城破之后再去救援,那可是再生之恩,也順道清理了城中吏、大戶,接管起來也更容易啊。
然而不管心里怎麼想,眾將還是乖乖領命而去,伏波則派人去城中維持秩序,抓捕那些趁生事的惡徒,清理街道,掩埋尸,幫著百姓撲滅大火,甚至還清點了一番府庫,分發了兩批救濟。
等到那姓魏的書吏整理好本地大戶的名冊,消息基本也都傳開了,不知多富商、土豪捧著糧食、財帛前來勞軍,墾荒、借種這樣的小事更是不值一提。他們可是聽說了那位李大頭目的所作所為,更是知道面前這子并非尋常海賊,而是能一舉擊潰沿岸水師,以及長鯨幫那種巨寇的狠辣人。
世道都這樣了,隨便什麼兵過境都能讓人家破,何況這種拖著火炮上門的狠人。人家如今還能拿出黃冊,跟你掰扯掰扯道理,若是不給面子,下次來談的就不是人了,而是明晃晃的刀槍,沒人會在這事上犯傻。
而伏波可不只是收攏流民,更早早讓人傳出消息,連韶府已收歸赤旗幫之手,逃難來的百姓都有飯吃,有田種,只要投奔就有活路。更甚者還有將軍廟的小道們相隨,把邱大將軍和赤旗幫幫主的聲名傳了出去。
若是以往,一個幫主可能讓人不屑一顧,但是放在那些失產的民耳中,可不就是活菩薩在世嗎?由子統帥的兵馬,總好過那些山大王吧?況且這還是忠臣良將之后,更是聽起來就讓人安心。
更多流民拖家帶口,向著連韶府匯聚而來。
第三百三十四章
似乎只是眨眼的工夫,城下就建起了連片的棚屋,男要分開安置,領飯打水各有規矩,連便溺都有固定的去。
子們聚在一,洗做飯帶孩子,男人們被派去伐木蓋屋,甚至還有修葺城墻的。等到田畝分下來,才會從人群里挑出聽話堪用的,送去開荒耕種。
因為不知有多地,也不知能被養到什麼時候,這群流民越發的賣力,只盼著能早早有個安之。那些拖家帶口的更是小心翼翼,不敢懶也不敢生事,唯恐連累了家人。
不過對于當過兵的人而言,這日子就有點不好了,給的粥飯勉強只能果腹,更沒了肆意妄為的痛快,只能埋首賣力干活。這苦日子跟當初在家鄉時有何區別?然而心里再不忿,冒頭的也沒幾個,實在是“連坐”這事太可怕了。
小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剛穿越過來就在上吊,蘇錦妤知道,往後的日子肯定消停不了。 --爹孃去得早,姨媽太惡毒,表姐不省心,表哥是混蛋,再加上個結巴弟弟,要不是上吊太難看,撞牆又太疼,她一準不活了。 --既然回不去,日子總得過下去,鬥姨媽,坑表姐,揍表哥,養弟弟,甭管多難的日子,她照樣可以過得風生水起。 --噯,前麵那個獵戶等等我,給你做個小娘子好不好呀? --
(本書章節缺失,請搜索另一本同名書籍繼續閱讀,感謝您的支持)從末世穿到古代,顧雲冬還冇來得及鬆一口氣,就發現自己正處於逃荒的路上。 而他們一家子,正被祖父母從逃荒的家族隊伍中趕了出去,其他人全在冷眼旁觀。 爹失蹤,娘癡傻,小蘿蔔頭弟妹瘦骨嶙峋腦袋碩大,奄奄一息的顧雲冬隻覺得牙疼。 冇辦法,擼起袖子就是乾。 做生意,開商鋪,買良田,顧雲冬日子過得風生水起,如果身邊冇有人在虎視眈眈想要把她娶回家,她都能上天。
末世為搶資源的白君君把自己和死對頭都作沒了 再一睜眼竟來到古代 末世大佬變成逃荒難民 戰亂、飢荒、瘟疫、賊寇……危機四伏 幸好她的異能跟著來了 木系異能在戰亂逃荒簡直不要太好用 遇上飢荒,動動手指食物瘋長 遇上瘟疫,甩出療愈術百病不侵 遇上賊匪,只要……只要投靠最強七人隊誰敢來犯? 只是,當七人隊首領是半隻腳進棺材的前未婚夫,這就有點尷尬了。 他們各取所需,互相利用 她提供食物,他保她周全 不過……前未婚夫有點能吃啊 直至某次意外親密接觸 白君君突然看到一個開闊的空間 等等! 她用異能催生的食物怎麼都在這? 這傢伙竟然有空間! …… 盛世退婚,亂世重逢 當男女主都換了芯…… 兩個末世大佬在古代狹路相逢,最後強強聯手內捲的故事
什麼?白狼送女? 老鄭家添了龍鳳胎? 雞蛋一堆一堆的下,魚往身上跳? 鄭家這是開始走運了啊。 她本是觀音菩薩蓮花池裏的一條小錦鯉,因咬斷一株蓮花被罰輪回,剛出生就被賊人偷盜扔在了大山裏,錦鯉本就集大運所在,又經常聽觀音頌佛,所以自帶福氣運氣為一身,被山裏成了道行的白狼所救,叼到山下即將生產的農人收養。 龍延村有一戶鄭家,家境十分貧困,小子生了一個又一個,就是沒有小閨女。於是盼著老大媳婦肚子裏能生出個女娃,結果卻盼來了白狼送女,福運集一身的小錦鯉,成了家裏唯一的女娃娃,從此以後好運不斷,喜事連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