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貓耳小說 穿越時空 農門惡婦養家記 第250章 他們怎麼還不死心

《農門惡婦養家記》 第250章 他們怎麼還不死心

有老妻過來緩和氣氛,朱老爺子也不再滿面愁云,臉上顯出笑容,對著余晚竹道:“這你外祖母倒是沒騙你,快嘗嘗。”

朱妙意連忙湊趣,“趙嬤嬤好容易才一手,孫也要,可不能全表姐獨吞了!”

朱老爺子笑罵,“自是不了你的!”

眾人都笑了起來。

晌午是在世安堂吃飯,朱家眾人連同余晚竹,齊聚一桌,席間朱家二老笑意就未斷過。

朱家雖是世族,但人口單薄,倒也因此了許多紛擾,一家人氣氛很是和樂,上至二老,下至朱家兄妹,對余晚竹無論多言寡言,卻都是發自肺腑的關懷。

除宋家外,余晚竹再次到了家的溫暖。

午飯吃完,又待到晚上吃了晚飯,朱老夫人才依依不舍地放余晚竹走。

仍舊是朱熙澤送回去,朱妙意也嚷嚷著要去,索跟余晚竹一同鉆進了馬車。

“家里許久未這般熱鬧了。”朱妙意歪頭道。

余晚竹莞爾一笑,“就多我一人罷了。”

“可是祖父祖母難得如此高興呀!”

這話余晚竹倒是沒法反駁,姐妹兩個說說笑笑到了桐花小院,何芳一直亮著燈溫著水等候,見余晚竹領著朱家的公子小姐回來,不由分說便自去往竹影堂上茶水。

Advertisement

不過夜已深,兩人只是略坐了坐,就起告辭了。

把兩人送走,余晚竹也沒回竹影堂,而是徑直走向自己的寢室。

何芳見了,不知為何了一聲,“姑娘......”

余晚竹看向,“怎麼了?”

何芳紅著臉,有些支支吾吾的,猶豫片刻還是搖了搖頭,“...無事...”

余晚竹暗自納悶,心說這丫頭究竟怎麼了,不過也未放在心上,吩咐準備好洗漱用的熱水,便就推門進了臥房。

屋里黑漆漆的,剛關上門,回便撞上了一個結實的膛。

“啊......”

嚇了一跳,低呼一聲正想推開,卻被一雙臂膀牢牢圈住了腰肢,清冷溫和的嗓音在耳畔響起,“別怕,是我。”

余晚竹輕輕捶了他一下,嗔道:“大晚上的,你藏在子閨房里作甚,我險些以為是哪兒來的采花賊,也不點燈?”

宋逾白抱了抱,便牽著來到桌邊,練地點起蠟燭。

“方才有客在,我若是被人瞧見,只怕朱老爺子要連夜把刀架在我脖子上。”

余晚竹瞪了瞪眼,“我外祖父是文臣,向來不喜歡打打殺殺,只會與你說理。”

宋逾白拉著旁坐下,“那可不一定,文臣發起怒來,可比武將彪悍多了。”

Advertisement

更別說朱老爺子這等剛直不阿的骨頭。

余晚竹笑了兩聲,才問:“你現下過來是有什麼事嗎,可曾吃了晚飯?”

“沒有事,我就不能想見你嗎?”

宋逾白定定看著,只覺得哪怕才一日不見,也想念的厲害。

見他話張就來,饒是余晚竹這樣的厚臉皮,也忍不住紅了紅臉。

宋逾白的指尖,“不過,今日過來,除了想見你,倒的確有一件事需得讓你知道...兆縣來信了。”

“兆縣?”余晚竹聞言皺起眉,“是直接給你的信嗎,他們說了什麼?”

難不上次告誡過后,余家人還不死心?

宋逾白搖了搖頭,“也沒什麼大事,我已經回過信了,只是過來與你說一聲。”

余晚竹掙他的手,皺起眉頭,“不可能,他們既然千里迢迢給你傳信,就絕不是只說些無關痛的話,我爹是不是你替他謀職了?”

滿臉氣憤,“上次我已經回絕,說你我和離了,他們怎麼還不死心?”

“別生氣,”宋逾白拍了拍的肩膀,“畢竟是你父親,就算你我和離過,余大人也算是我的恩師,恩師有命,我豈能推諉?”

余晚竹有些著急,“即便是我爹,那也要分清輕重緩急啊,你現下正得圣上寵眷,若是為了他的事去奔走疏通,先不說能不能行得通,你別人如何看你,難不要毀了自己清名和前途?”

Advertisement

為自己擔憂,宋逾白心里有些高興,握住的手,“在你眼里,我可是這麼傻的人?”

“余大人的確說過,讓我為之打點一下關系,但他也不想想,我如今只是一個翰林院六品侍讀,哪來那麼大能耐,能手到地方員任免中去?”

“你放心,地方員向來是朝廷任命,吏部委派,我就算想幫,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余晚竹不由愣住,“那你方才說已經回信了,還說什麼恩師有命豈能推諉,難道不是應了我爹?”

“是,也不是。”宋逾白含笑道。

余晚竹狠狠瞪他一眼,揮了揮拳頭,“快說,別賣關子了。”

宋逾白做了個拱手討饒的姿勢,“娘子饒命,我說就是。”

“誰是你娘子!”余晚竹怒目而視。

宋逾白不再逗,“畢竟是你父親,又是我恩師,他既有求于我,我也不能全然不管,打點關系這些暫時走不通,不過也并非沒有別的法子,你可知兆縣最大的賦稅來源是什麼?”

余晚竹茫然搖頭。

宋逾白笑了笑說:“是那些常年跑船行商的當地豪族,兆縣臨海,產,那些商賈便是以此發家的,將本地的貨運到陸,價格可得翻數倍。”

Advertisement

“不過他們走水運也有一個弊端,那便是兆縣至甘州的那條運河,旱季河道易干旱,無法行船......”

余晚竹接話道:“所以你想讓我爹去拓寬運河?”

宋逾白面帶贊賞的點了點頭。

余晚竹隨即嘟起,有些不解,“可是,據我所知,開拓運河勞民傷財,兆縣不過彈丸之地,我爹真能將這件事?”

不是不相信自己父親,可爹當教諭數年,教學生還行。

理這些政務,要協調各方關系,萬一聚不來力,又耗費了人力,還沒把事,百姓們還不把爹趕出兆縣?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