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貓耳小說 古代言情 奸臣她委身陛下後 第57章 微服

《奸臣她委身陛下後》 第57章 微服

第57章 微服

餘府的新年比容璇想象得還要歡欣熱鬧。

從臘月二十八起, 府上的仆從們都換了新,在府中四下裏忙碌。

容璇聽淩音院的小丫鬟閑話說起,今歲夫人鋪中的生意紅火,府中人得的賞錢比往年添了兩

闔府上下喜氣洋洋, 年節的氣氛愈發足。

到了除夕那一日, 餘府更是擡進了兩籮筐的新鑄銅錢,用作打賞添福。

懷月也得了一大把, 沾些新年喜慶。

西斜, 落霞餘暉映t照在院門口的福字上。

臨近晚膳的時辰, 容璇今日換了李夫人新給裁剪的緋雨花錦雲袖袍,上頭刺繡的如意蓮紋很合新年之景。

除夕團年飯設于榮慶堂中, 餘知府居主位,容璇的位置靠著李夫人,對側便是餘澄。

知府家的這位二郎君長三歲,一段時日相下來, 二人不錯, 彼此間笑了笑。

餘澄今夜著意收拾過一番, 他知道母親邀了長瑾一同過年,早早便開始盼著。

黃花梨嵌英石面的百靈圓桌上,滿滿當當鋪著各佳肴。李夫人一早就遣人來問了容璇心儀的吃食,特意將這幾樣菜式擺得離近些。

五六道常州府特的菜肴都偏甜口,容璇也吃得慣,尤其喜歡那蟹獅子頭還有白袍蝦仁。

膳桌上還備了數種酒, 李夫人的酒量甚好,聽說是隨了其父。

餘知府飲酒, 也是擔憂今夜常州府中出些什麽差池,飲酒誤事。

容璇和餘澄陪著李夫人飲了幾盅, 席上氣氛一片和樂。

李夫人笑瞇瞇地換了銀箸給容璇夾菜,這孩子什麽都好,就是瞧著清瘦了些。自從進了府衙跟著知府做事,更是日裏忙個不休。常聽自家夫婿誇耀長瑾,心中不免憾。若是長瑾早些年調任常州府便好,省得置朝局中,兩年房州流放之苦。

Advertisement

熱熱鬧鬧一頓團圓飯,賞過兩煙花,李夫人張羅著要打葉子戲。

年關前四下裏忙碌,一直沒有閑暇,可巧今晚就湊夠了四個人。

李夫人笑容滿面,吩咐丫鬟捧上了一盤銀錁子,又對容璇道:“好姑娘,今兒個我心好,贏了算你的,輸了歸我。”

們擺了牌桌,餘澄坐在容璇下家,笑著道:“你可得小心些。”

母親多年經商,和數不盡的賬本打道,算牌記牌如有神助。平素他們父子三人陪母親鬥牌,基本上都只有輸錢的份。

餘澄道:“我有一回,三個月的月例銀都輸得幹淨。”

容璇知道葉子戲的規矩,謹慎地點點頭。

李夫人又叮囑了幾句細節,試完過一把,牌局很快正式開始。

屋中和暖,窗子合上,偶爾能聽得外間隨風送來的幾聲炮響。

幾句牌走過,餘澄敬畏地自己上家算牌得心應手的郎,發現自己的擔心無比多餘。

李夫人也是許久沒遇見這麽有意思的牌局,眸中笑意更甚,打出一張牌。

轉換到容璇手中,容璇微微一笑,很快便有應對。

可憐餘澄夾在母親與長瑾中間,毫無招架之力。

除夕佳節,今夜餘府中除了當值的婢仆從,其他人多半都領了賞銀回房守歲。

榮慶堂次間中留了兩人照看爐子茶水,懷月坐在郎君畔,瞧郎君一路順風順水,專心致志幫著郎君攏起贏得的銀錢。

牌局戌時末散去,李夫人將將盡興。

不盡興也無法,餘知府父子二人無一不是輸得慘烈。畢竟是新歲,總得給他們留些餘錢。

容璇笑著道:“取個年年有餘的兆頭。”

……

一彎新月懸于夜空中,天幕中時而可見綻放的一朵煙花。

容璇由懷月伴著回了自己的院落,沐浴過換上了李夫人給做的一家常緞。才拭幹的墨發松松挽髻,簪了那枚月季花釵。

Advertisement

懷月瞧郎君暫時沒有安寢的意思,便留在室中陪說話。

剪過一段燭芯,將屋中照得更亮堂些。

知道郎君今晚喝了些酒,方才鬥完葉子戲時又飲了三兩盞。

每每郎君薄醉,話都會多上許多。

容璇先與說了幾局有意思的牌,見懷月好奇,便一一告訴自己是如何猜牌算牌的。

荷包鼓鼓囊囊裝著方才贏下的銀錁子,分了不給懷月。銀錁子掂在手中,沉甸甸地很有分量。

懷月怕郎君不慎撒了銀錢,也仔細替收好。

容璇臉頰有些紅,了一會兒在燭火下閃著的小銀錁子,慢吞吞道:“我在宮中時,每年都收到過一只如意金錠。”

同懷月比劃,金燦燦的,上面刻著的如意紋好生致。

懷月撥了撥炭盆中的碳火,含笑聽著郎君絮絮叨叨。

……

層雲蔽月,重華殿中除夕家宴散去後,帝王駕一時未回紫宸殿,而是轉道去了明琬宮。

“陛下萬福。”

向菱與向萍行禮如儀,們二人仍是明琬宮的掌事宮。明琬宮上下一應人等皆未裁撤,奉陛下旨意將這座宮苑維持原狀。

宸妃娘娘未回宮的消息不曾傳出廷,後宮中風平浪靜。

陛下偶爾會到明琬宮小坐,不知何時會尋娘娘回來。

正殿中點起燈火,殿一應陳設如常,與主人在時并無二致。

書案上顯眼好生擺著一對金錠,未曾挪位置。侍們定時灑掃,如意金錠在燭火映照下依舊華燦爛。

黯淡,今歲新鑄的一只百兩的金錠被擺上了桌案,與原先的兩只整整齊齊排列著,互相輝映。

可惜了,帝王默然一會兒,今年不能手中,見不到歡喜模樣。

繾綣,祁涵坐于的書案前,間或翻一翻架上讀過的書。

Advertisement

經史子集,坊間小說,各式各類的都有,不乏用心的批注。

祁涵將從雅和苑中帶回的書冊手記也都存放于此,在金平府時,翻來覆去讀的都是為科舉準備的書。

朝後戶部公文堆疊,讀書的習慣卻未改。

而在宮中這兩三年,閱看的書更廣些,更能憑興趣。

書頁上的墨字無聲,唯有它們知道的來時路。

……

冬去春來,冰雪消融,兩載彈指而過。

尚未出正月,初七那日,平侯夫人宮向太後娘娘請安。

閑談品茗間,平侯夫人不無慨:“這年節啊,覺年年都一樣。”

上了歲數,日子都覺察不出變化。最能期盼著的,不過是兒姻緣,天倫之樂。

言太後笑著道:“婉鈺還在忙明安堂中事?”

侯夫人稱是,自從禮部開始興辦學,除了增設學堂外,明安堂、明義堂改制更是重中之重。

畢竟與子讀書相關,世家夫人和小姐們有時宴飲上相聚,也會談起這些事。

與皇家的姻緣不原本心著兒的婚事,誰知道這孩子一聲不吭去求了太後,得了個六品司樂的職,每月都有數日要在明安堂辦事。

太後素來寵著,六品的位說給也便給了。司樂需在宮中點卯,太後娘娘還單獨辟了值房給婉鈺。

侯夫人原本不贊許此事,奈何兒對明安堂事務興致正濃,又有太後娘娘的面,踟躕再三還是先不掃的興。

等冷靜下來想一想,平侯夫人忽地一驚,興許是兒開了竅。

明安堂改制乃是陛下親自下旨召命禮部安排,婉鈺到明安堂中,一來二去也是順應陛下心思。

或許……陛下總歸能看見。

這樣想著,也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由得兒自己安排。

Advertisement

但也僅限于這兩年。

說話之間,方去紫宸殿送湯羹的侍回來複命。

福寧問過幾句,回稟太後道:“娘娘,陛下在書房中議事,湯羹先溫在了爐上。”

侯夫人奇道:“這才初七,陛下便已忙于政事?”

福寧退下,言太後只道:“依稀是為下江南之事,察江南水利。”

朝中大事後宮甚幹預,平侯夫人笑著道:“陛下勤勉,實乃社稷之福。”

……

辰時景,閣擬定的幾條南巡路途已送至陛下案頭。

謝明霽仔細翻看過,此番時間充裕,與三年前南巡僅到鎮江、揚州不同,這一回一直要到淮安府、清平府,便是當年水患最嚴重之地。

朝廷先後派遣不員前往治水,多年來總有些效。去年年底,那一帶修築的幾堤壩也陸續完工。

帝王二度巡幸江南,以視察堤岸閘壩、審閱治河要案為主,兼理江南賦稅一事。

謝明霽讀罷閣奏案,不免疑:“陛下,南巡不過常州府嗎?”

閣初步定下的幾條線路,無一例外都避開了常州府,不像是無意之舉。

涉及戶部庶務,但謝明霽也有耳聞。自從常州府兩年前推行銀稅以來,將收稅流程化繁為簡,有疏失,在江南幾府中可謂是後來者居上。

縱然江南新稅并非此行要務,但明面上的路途刻意繞開了常州府,連臨近的九江都避開,實在是奇怪。

祁涵書房中懸掛出的江南幾省輿圖,淡淡道:“自然是要去的。”

謝明霽t細細揣帝王用意,輿圖上常州府被單獨圈出。

他很快有了答案,單看常州府奏報,無外乎是一片平順。但若要尋求事實到底如何,還得微服私訪。

……

明琬宮正殿,書案上排開的五枚如意金錠熠熠閃

書案上扣著一封龍飛舞的書文,與賦稅相幹。

筆墨瀟灑潦草,卻能猜得主人彼時幾分心境。

祁涵將這封手記放回原本的書頁間。

他閉目養神,春寒料峭的時節,到了江南應當是恰逢春最盛時。

這封手記他讀過數遍。

但願他沒有猜錯。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