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貓耳小說 古代言情 奸臣她委身陛下後 第61章 換衣

《奸臣她委身陛下後》 第61章 換衣

第61章 換

寢房收拾得明淨整潔, 床榻間鋪著的鵝黃錦被出春日裏的暖意。

窗子,靠窗擺著的黃花梨書案上堆著幾冊書卷,備齊了文房四寶。

室中靜謐,祁涵還是第一次遇到這等形。

隔著一道室門, 外間談之聲大半都落于耳中。

“……陛下今夜留于府中用膳, 你瞧瞧晚膳應當如何預備?”

廚房已經預備了不新鮮食材,幾位管事接著在外采買。

廚子們列出了數十道菜, 就是不知陛下的喜好, 只能先烹飪些挑不出錯的。

容璇接過李夫人手中的單子, 此事問倒還真是問對了人。

略略看過,眼下的時令正是鱖魚最鮮時。

“不過松鼠鱖魚偏甜, 陛下應當不喜歡。清蒸便很好,不妨兩道一起預備。”

“可以添一道蘆蒿,清炒最佳。咱們這兒的蘆蒿比京城好。”

“莼菜火羹不如換作莼菜銀魚羹,去掉春筍, 他不春筍。”

容璇說了不, 語氣稔自然。在李夫人有些驚奇的目中, 的理由是早便杜撰好的。

“老師曾在府中為太子設宴,一早向東宮打聽過他的喜好。”容璇微微一笑,“我記好。”

李夫人不疑有他,如獲至寶:“屋中可有筆墨,得記一下。”

的目在屋中找尋,容璇眉心一跳:“我去取。”

舍近求遠出了屋子, 繞到淩音院東側的書房取來筆墨硯臺。

李夫人一邊圈畫著,一邊心中有些數。

容璇為磨墨, 心虛地瞟了一眼閉的室門。

“你午後在做什麽,怎麽院中一個人都不見t?”

“我……”

想也知道是祁守昭支走了人, 容璇只道:“在讀閑書罷了,想清靜些。”

Advertisement

李夫人點點頭,笑著道:“阿瑾若有閑暇,可否陪我去膳房看著?”

大大方方使喚自家孩子幹活,畢竟是陛下親臨,實在擔心有什麽怠慢之

容璇答應下來,因又道:“那您先過去,我換裳便來。”

“這個不妨事,”李夫人也還想再琢磨琢磨手中的單子,“更的工夫罷了,我在此等你便是。”

著重圈出春筍,一筆劃去。

容璇僵了一瞬:“好。”

去換,只將室門開了一小道隙,與屋中人相視一眼。

帝王坐于窗邊書案前,手旁擱了一卷書,落霞在不染纖塵的白間暈上一層暖

容璇側進了屋子,謹慎地合上門,稍稍松了口氣。

方才當真是將嚇了一跳。

讀出祁涵眸中之意,容璇無聲解釋道:“李夫人,餘知府發妻。”

李夫人辦事迅捷,容璇不敢多耽誤時間,開了北側的櫥。

一句謊言還得好生圓上,容璇挑出一件竹青水波紋緞袍。

祁涵去,櫥一角還備著幾郎的

容璇解了豆青挑繡如意紋的錦帶,又叮囑祁涵道:“一會兒我們走了,你再出去。”

窗畔的帝王:“……好。”

無需避祁涵,容璇很快寬下外裳。挲的聲音在小屋中格外分明,裏間是玉白的中

將原本的衫隨意放在榻上,不經意間對上帝王視線。

“怎麽了?”

素緞所制的中熨帖,可見中前幾層布料的廓。

祁涵誠懇道:“你這……還需要束嗎?”

屋中呆了一瞬。

“你——”容璇反應過來,將手邊枕丟向他,“祁守昭!”

語氣中警告的意味太過明顯,帝王單手接了枕。

事實如此,還不能多提。

容璇披了新,手上穿作不停,時不時瞪他一眼。

Advertisement

腰間束帶方系到一半,外間卻傳來李夫人喚的聲音。

“何事?”容璇指尖抖了抖,鎮定答話。

與祁涵對視,方才并未鬧出多大的靜。

過門上明瓦,容璇綽綽可見李夫人的影向臥房走近了幾步。

心立時提了起來,示意祁涵往東挪一挪,那兒有書架遮擋尚算蔽。

示意他噤聲。

一門之隔,李夫人的聲音清晰傳來,仿佛隨時就要叩門而:“阿瑾,陛下可知道你的份?”

也是等長瑾更時才忽然想起,這可是樁要事。

“他——”容璇與祁涵對,面不改,“應當不知道。”

明晃晃的欺君之罪,李夫人不能不為長瑾擔憂:“那……”

的手搭在了門邊。

容璇飛快束了腰帶:“我出來與您說。”

房門向外推開,李夫人稍稍後退些。

容璇換過一簇新袍,反手不著痕跡合了半扇門,將李夫人引去案前。

“不過我想,他應當能猜到吧。”容璇道,“他不問,我不提就是。”

就好像那次在江南洪水中,衫盡被他抱上了岸。

幹爽的裳兜頭罩下,視線被阻隔,看不清太子神

有一瞬的懷疑,他是否已識破了份。

裹著外裳,暫時不知道如何面對他。恰好秀娘也被暗衛救上,不假思索先行跑開。

問清秀娘的世,拋卻了其他顧慮,帶秀娘回容府照料。

那日迎面吹來的風格外涼,披著太子的外袍,指尖冰冷。

祁涵守在畔,只道:“此事孤會安排。”

“那——”自然相信他,尚來不及多問一句,卻被冷著臉的太子徑直帶回了馬車旁。

“等到了驛站再提不遲。”

忐忑一日,但從那以後,他也沒有提起過半字有關份。

Advertisement

容璇自然更不會主說起,二人如往常般相

天長日久,理所當然地認為他不曾察覺,否則不至于放任的欺君重罪。

忙得很,沒有時間總是記掛此事。

容璇道:“有機會我會同陛下請罪,今日還是先備辦晚膳要。”

李夫人心底有了數,一會兒還要再同小兒子囑咐一番,用膳時可切莫說了話,害了長瑾。

待得淩音院中人離去,院外的暗衛方得帝王傳召

小半日的景,餘家二公子的底細已查探分明。

祁涵翻過,餘叢源,元和二十五年中舉人,尚未考取進士功名。外祖李氏一門世代經商,李家這一代的掌門人便是瑾兒口中的李夫人。

報上稟了幾樁近日事宜,祁涵閱見其中悉的地名,餘澄數日前曾隨李家商隊到過宜安縣。

前後日程相照應,帝王忽而想起那日黃昏,在街邊小攤上見到的那支兔子擁金元寶的糖畫。

李家的小娘子……祁涵眸一凝。

亦在宜安嗎?

……

逢年節才用上一回的餘府榮慶堂,仆從們已在心打掃。

餘府中信得過的廚子都在竈前忙碌,只知今夜有貴客,夫人要他們拿出看家的本事。

餘澄也跟在母親後幫忙,母親執掌李家生意多年,年輕時隨著商隊走南闖北,他幾乎從未見過母親如此張焦心的時刻。

李夫人難得的啰嗦,一句話翻來覆去叮囑三五遍。尤其底下人還不知道是陛下駕臨,無人知曉的顧慮。

丈夫在加急安排後日陛下巡察一事,李夫人掌心沁出些汗。

代一番,一轉頭,佳肴飄香中,長瑾給掰了半塊棗泥餅。

“還有些時辰才開宴,您都沒用過午膳。”

棗泥餅清香,李夫人沉靜的眼眸,慢慢心也跟著定了幾分。

Advertisement

見李夫人肯吃些東西,容璇出一抹笑意,也接著吃剩下半塊糕點。

膳房中各式巧點心備了十餘樣,容璇惦記著被丟在院中的人,道:“可要先給貴客送些?”

離開宴尚有時辰,李夫人欣點頭:“還是阿瑾考慮得周全。”

央了長瑾帶人去送,自己接著在膳房坐鎮。

容璇挑了自己喜歡的糕點,先行回後宅。

到淩音院前,隨口喚來帝王邊的暗衛。

“宸妃娘娘。”

“陛下在何?”

郎去而複返,瞧著堂而皇之占了自己書案的帝王。

合上臥房門,將食盒擺于一旁。

帝王在燭火下閱公文,容璇知曉南巡政事繁瑣,他能離開幾日已然不易。況且在外臣眼中,陛下尚居于揚州府休養。

他為何遠道而來,緣由不言自明。

容璇坐于床榻間,恰與祁涵隔著不遠不近的距離。

輕聲道:“陛下此番要在常州府停留多久?”

的臥房,從書案後到榻邊,統共有五步的距離。

映照出二人影,祁涵不答反問:“瑾兒很喜歡常州?”

“是啊,”容璇回避他的目,“我在這裏很好。”

……

月上柳梢 ,榮慶堂中燈火通明。

流水般的佳肴饌由宮廷護衛逐一查驗,方能送至堂中央的黃花梨圓桌上。

雖則陛下有令從簡即可,但李夫人與膳房上下仍舊備了二十餘道菜式。

陛下允他們夫婦陪膳,榮慶堂中設了四席。

李夫人也是有四品恭人誥命在,不過陛下乃微服私訪,今夜無需按品大妝。

與帝王同桌進膳,李夫人初時自然拘謹。不過有長瑾坐于對側,早早就寬,陛下待人溫和,無需過于憂慮。

席上不談政事,更像是閑話家常。答過君王幾番問話,譬如江南貢緞,又或者經營之道。自認為應對合宜,偶有答不上的話,長瑾自然地替接過。一如長瑾所言,陛下比想象中還要寬和些許。

李夫人甚至有些大逆不道的錯覺,陛下待他們夫婦竟有兩分對長輩的客氣。

不敢多心,一頓飯用得拘束,也不了幾筷子。

擡眸時就見到舉箸吃松鼠鱖魚的長瑾,李夫人不自覺笑了笑。這頓晚膳進得最舒心的就是長瑾,這孩子遇事從容,總吃些甜食,對更是

也不知容家上輩子積了什麽福,這輩子得了這麽個鐘靈毓秀的兒,羨慕不已。

燈火璀璨下,李夫人無意間擡首看去,陛下著長瑾的眸中好似是兩分溫笑意。

不能細看,燭火搖曳間也瞧不分明。

……

一頓飯畢,依舊是容璇送了帝王回天鴻院。

雨勢已停,花苑小徑上偶能見到蓄起的小水坑,在明月照耀下閃爍著芒。

清風拂面,月溶溶,在二人畔籠下一層輕紗。

回憶與現實雜,記不清是多年前的夜晚,在江南賑災時,也是這樣一個寧靜的夜晚。

他們二人坐于湖畔t,彼時災退去,災百姓盡得安

心中大石落下,江南很快會重煥生機。

“殿下,雨停了呢。”道,“臣是初次下江南,殿下從前可曾來過?”

“并未。不過趁幾日天晴,我們倒是可以出去走走。”

這一帶水患波及不多,容璇知道回京的日程已定下。陛下褒獎的旨意頒到江南,多江南員等候著太子殿下賞赴宴。

容璇笑著搖搖頭:“可惜了,錯過了江南春最盛時。”

那一夜他們并肩坐了許久,話語伴隨風散去,在心上留下淺淺一道痕跡。

只記得月皎潔,湖面因清風泛起漣漪。

悄悄著他,想,再過月餘返京,他們二人間也不會有這般的集了罷。

本就是兩路人,江南這數月相不過是偶然的夢一場。

有自己的路要走,合該早些忘卻。

晚風吹過擺,帶著雨後花的芬芳。

在淩音院前分開之際,容璇輕聲道:“陛下怎知我會在這裏?”

祁涵笑了笑:“明琬宮中,朕無意尋到了一封賦稅條陳。”

冬日裏信手寫下的書文草稿,容璇自己都已忘卻。

“況且……”帝王的眼底。

那一年賑災畢離開江南時,說有機會想再好生看看江南的春景。

他們終會重逢。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