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長媳婦一揮手說:“你難道沒發現林見月最近瘦了很多?那模樣也標志了許多?瘦下來的樣子,瞧著倒是像那個瘋子媽,估計再瘦一點,更好看哩!我瞧剛才張家興看的眼神,都害呢!興許是看對眼了……”
村長媳婦說:“你也曉得我這個娘家侄子,是我哥哥前頭的老婆生的,我現在的那個嫂子為人刻薄,我侄子吃了不苦,反正現在那個嫂子也不會給我這侄子張羅婚事,我嘛也不忍心看我這侄子一直討不到老婆,要是他自己有看上的,我自然是愿意撮合的。”
“當然了,我也是給他們創造創造機會,不那是他們自個兒的事。”
村長說:“要是你侄子都愿意了,那小林有什麼不愿意的?就怕他日后后悔。”
村長媳婦搖手:“那不可能的,我這侄子最老實,做不出那樣的事來,就是老實過了頭,也不曉得怎麼討孩子歡心,等他回來后,我要和他說一說。”
很快,張家興就回來了。
村長媳婦還有些納悶,說:“你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
張家興撓頭,說:“小林同志的家又不遠,我把送到家門口就回來了。”
村長媳婦恨鐵不鋼,說:“你就沒留下來吃個飯?”
張家興不好意思地說:“這不好吧?我和人家又不,被人看見了也不好……”
村長媳婦說:“有什麼不好的?接接不就了?”
村長媳婦心急,直接問他:“我瞧你不是對小林有意思嗎?”
張家興嚇了一跳,連忙擺手:“姑姑這話別說,要給人家添麻煩的,一個人養孩子也不容易……”
村長媳婦一聽這話就明白了,出意味深長的笑:“現在也曉得心疼人了嘛?既然心疼人家,就去關心人家唄,反正你們一個男未婚一個喪夫,兩個人都是單,有什麼不行的?”
張家興撓頭:“我確實有些意思,但是剛死了丈夫,而且還有孩子要帶,我只怕人家沒那個意思。”
村長媳婦說:“所以說啊,這個時候正是你關心人家的好時機!”
倒是村長沒有盲目樂觀,在一旁提醒張家興,“你要是和了,是二婚,你是頭婚,你最好也想清楚,不要一時上頭,到時候又接不了結過婚又帶孩子,鬧出事來,讓我和你姑姑都沒辦法做人。”
張家興表嚴肅,說:“姑姑姑父放心,我絕不是那樣的人,姑姑你是知道我的,我媽在我小時候就去了,爸再娶后聽信枕邊風,眼里并無我這個兒子,如今我退伍回家后,他們又想著拿我的退伍金給二弟娶媳婦,我對原來那個家已經沒有任何了,我絕不可能把錢給出去。”
張家興說:“從小到大,也就姑姑心疼我,我也想離了那個家,讓他們一家人自己過日子去,我娶個媳婦好好過我的日子。”
張家興是個老實忠厚的人,但是并不是爛好人,他的要求不高,就希能找個好好過日子的人。
張家興說:“我聽說了小林同志的事,的丈夫為國捐軀是個英雄,一個人養4個和自己沒有緣關系的孩子,可見是個心地善良的人,雖然我也聽說了一些不好的傳言,但我相信自己眼睛見到的,是個好同志!”
想起林見月,張家興竟然有些不好意思,說:“雖然別人都覺得胖,但我覺得好的,我不喜歡那些骨瘦如柴的,就像是沒吃飽飯一樣,這樣的才是適合過日子的!”
村長和自家媳婦對一眼,沒想到張家興竟然是來真的。
村長媳婦說:“你既然想好了,剛才送的時候,怎麼不多接接?”
張家興臉上浮現出一赧,說:“是個好同志,我不能太輕浮。”
村長媳婦簡直沒眼看,扶額,說:“算了算了,還是姑姑給你創造機會,你自己爭氣一點,別總是像今天這麼害。”
在村長媳婦看來,只要張家興主,林見月沒有拒絕的可能。
對于有個青年看上這件事,林見月并不知,滋滋地薅到了一天帶薪假和一件新服,心里想著,那些布票就先給幾個孩子還有林外公和林雅君做服。
等到了第2天早上,村長老早就來家里了,說是要去門口迎接書記,還有記者。
于是天才剛剛亮,約莫凌晨6點,林見月就被迫穿戴整齊,站在了村頭。
村頭還不止和村長兩個人,村里每一家每一戶都派人來了,因為要見證唐書記給林見月頒獎。
林見月在心里默默跟系統吐槽:【果然,無論什麼年代,永遠都是形式主義!】
系統沒有回答,因為系統有些膽戰心驚,劇的發展越來越不一樣了。
雖然說林見月穿過來就是為了要改變劇的,但是沒讓對主線劇造影響啊。
系統檢測到了天命之子的靠近,覺統生絕。宿主不應該跟天命之子有任何糾葛的,再這樣發展下去,天命之子還會像原來的劇一樣死掉嗎?
如果舊的天命之子不死掉,新的天命之子要怎麼出現?原書的劇又怎麼開始?
但是系統也不敢告訴林見月賀余風的份,以及賀余風還活著這件事,并且還見過不止一次。
林見月在村頭站了兩三個小時后,兩輛綠小汽車終于出現了。
唐書記和小楊,還有其他兩個林見月沒見過的人從第一輛汽車上下來,第二輛汽車上下來兩個扛著背帶相機,類似記者一樣的人。
村長一看趕迎上去,唐書記笑呵呵地握住他的手,林見月瞧著,這兩個人手握得都晃出影來了。
唐書記又跟林見月握手:“小林同志,你好你好!”
唐書記介紹自己邊的兩個陌生面孔,說:“這是我們的婦主任吳主任,還有負責這次評選的徐主任——”
村長又趕上前打招呼握手:“您好您好!”
林見月覺自己臉都要笑僵了,才聽得唐書記說,“那我們就開始今天的儀式吧。”
于是唐書記和兩個主任在前面走著,林見月和村長在后面跟著,后面還跟了兩長隊村民。
他們要去村里的一個空曠,已經搭好了簡單的臺子,預備在這里進行表彰儀式。
“小楊”作為唐書記的心腹,自然是跟在唐書記左右的,林見月剛好稍落后于他一步,盯著他的背影出了神。
不知道為什麼,怎麼覺“小楊”的型那麼像看洗澡的那個男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