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144章 君權神授
上古以降,「君權」與「神權」素來並駕齊驅、上下分明,世俗之君王要得到上天之神的授予,才能擁有治理國家的合法權力,「神」在上、「君」在下,並行不悖。
但「神」真的高高在上嗎? 第一時間獲取最新章節,請訪問sto🌈.c🍈om
未必。
因為凡人是不能與「神」通的,「神」的一切旨意,都需要有人去領、然後授予世人。
領「神意」的也是人,既然是人,自然擁有人的一切屬,殺戮、貪婪、妄言、侵占……
所以,「神權」與「君權」必然有所撞、有所掣肘,「神權」侵占「君權」的權力,「君權」則假借「神權」的名義……
這是一切盪混之本源。;
商朝之時,君主雖然是世俗的最高統治者,但重大決策需通過祭祀、問卜「神明」來決定,神權凌駕於王權。
周朝之時,提出「天命觀」,周王即「天子」,「神權」與「君權」歸於一,但「天意」仍需通過祭祀和「敬德保民」的道德觀來維繫,神權仍有一定獨立。
秦始皇橫掃六合、一統八荒,「德兼三皇,功過五帝」,堪稱「歷史上最強大的世俗專制」,但他的權力來自於「強權」而非「神權」,更不是「神權君主」,非是「君權神授」。
即位時間太短,以「強權」制諸國殘餘,尚未完「君權」與「神權」之統一。
真正的「君權神授」、「政教歸一」,自漢武帝而始。
「天人應」看上去或許只是史書之上區區四個字,淺薄認知是儒家用以統治人民的一個理論,但實質上卻堪稱驚世駭俗、震古爍今!;
因為正是這四個字,將皇帝塑造「天的代理人」,使君權徹底神聖化。
自此之後,「君」既是「天子」!
普天之下,一個國家、一個種族,只能有一個聲音、一個意志!
如此,「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才能為華夏神州的「天下大勢」,而不是普天之下的天下大勢!
*****
祿東贊喝著茶水,默然不語。
他是天下有的智者,這個時代的人傑,但困囿於眼界、見識,從未能以「神權」「君權」的角度去看待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甚至於一個文明的存續。
聽聞房俊一席話,令他茅塞頓開之餘,卻又陷沮喪。
漢人之所以可以通過「君權神授」完「君權」與「神權」之統一,真正意義上將整個民族、整個文明合在一實現「上下如一」「神州一統」,其本在於「君權」與「神權」在整個文明漫長的年月當中,不斷鬥爭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譬如華夏古早的神話、寓言當中,有著太多「大禹治水」、「衛填海」、「后羿日」等等宣揚「人文神」的例子,這正是「君權」與「神權」博弈之後取得優勢的現,告知世人「人定勝天」的道理,自己的命運由自己的力量主宰,使得「神權」陷無限衰弱,最終只剩下一個「法理」,只需取得世俗強權便可以獲取神明之承認。
至於神明是否當真予以承認……誰在乎?
哪一個神明不承認,那就換一個神明供奉,這片富饒的土地存在了太長的時間,文明存續之歷史也太過悠久,有著數之不盡的神明……
然而諸如吐蕃這樣的國家,卻本不可能完「君權神授」這一步,因為神明不會同意,君王也不會同意。
神明高高在上,需要君王向世人國人表達他們的述求。
君王權傾天下,卻也需要獲取神明之承認,來達到統治國家、統治人民的目的。;
二者相互就,卻也相互制約。
王朝可以傾覆,君王可以更替,但神明高高在上、俯瞰世間,不可。
……
「報!」
有兵卒快步而來,高舉戰報,大聲道:「黎明時分,校尉王孝傑率『先登營』攻恆羅斯城,獲『先登之功』,薛將軍隨其後,率領主力攻陷恆羅斯城!」
「報!」
前邊的兵卒尚未離開,又有兵卒前來。
「校尉王孝傑生擒敵酋阿米爾,薛將軍驗明正已將其押解前來,並且為王孝傑請功!」
一瞬間,整個大帳氣氛熱烈,連續數道戰報紛至沓來,可以想見數百里之外的恆羅斯城當下是何等戰況激烈,唐軍又是如何勢如破竹。
恆羅斯城,大破!;
敵酋阿米爾,生擒!
「大唐,萬勝!」
不知是誰在大帳之中忽然吼了一聲,接著,所有人都振臂狂呼、興高采烈!
祿東贊雖然料到唐軍此戰勝算極大,但如此乾脆利落的大獲全勝,仍舊令他到意外,他曾跋涉萬里親自去往大馬士革,深知那個所向無敵、疆域遼闊的國家是何等強盛,所以他等著兩國戰、兩敗俱傷,吐蕃可以從中漁利……
那阿米爾亦是曾征服波斯的名將,麾下兵強馬壯,怎能敗得如此之快、如此之慘?
他看向房俊:「能否讓老夫看一看戰報?」
房俊不以為意,擺擺手自有書吏自裴行儉案頭取來戰報,他則喝著茶、低著頭,仔細思量棋局。
其實是在腦海之中復盤,這局棋,他輸了。;
祿東贊接過戰報,一封一封、仔細觀閱,房俊在復盤棋局,而他的腦海之中則復盤這一次的恆羅斯之戰。
當他見到整個恆羅斯城被預先埋設的火藥炸上了天,便幽幽嘆了口氣……
火藥!
又是唐軍賴以獲勝的致命武。
大唐立國之後,太宗皇帝帶著文武群臣勵圖治,很快創造出一個「貞觀盛世」,國力強盛、繁華富裕,加上立國之初那一群兵良將尚在,整個國家武德充沛,在此基礎之上覆滅東突厥、重創西突厥,一時間六合八荒無敵手,諸多剽悍不可一世的胡族匍匐於大唐腳下,共認「天可汗」!
這些並不出乎預料,漢人每一次從滅國的廢墟之中爬起來,總能創造出一個煌煌盛世、橫掃六合。
但隨著局勢穩定,那些立國之初的文臣武將們便逐漸開始耽於樂,世家門閥依附於帝國軀之上敲骨吸髓,吏治腐敗、土地兼併……帝國勢不可免陷衰弱。;
其間偶有中興之主,能將衰敗的國勢予以扭轉,但最終依然是國力傾頹、民不聊生、王朝覆滅……
這是王朝規律,古今如一。
大唐再強,也難逃鐵律。
然而火藥的出現,卻極有可能打破這個規律……
唐軍鐵騎威震天下、難尋敵手,但一名優秀騎兵的培養並非一朝一夕可,不僅需要兵卒的天賦,需要日復一日的訓練,更需要甲冑、戰馬、糧秣、餉銀等等投,每一個騎兵的背後,都是一個巨大的財政數字。
沒有哪一個國家會源源不斷的予以投,等到文恬武嬉之風盛行、國家財力不支,唐軍的兵卒素質必然下降,連帶著唐軍戰力也會大幅下降。
到那時,便是周邊胡族番邦的機會。
但火橫空出世,卻打碎了胡族番邦的希!;
即便是一個孩、甚至一個老嫗,也能通過簡單的訓練練控火,火在這些老弱婦孺手中、與在青壯手中,所能展現的威力是一樣巨大的!
某種程度上來說,若大唐能夠製造出足夠多的火槍,人手一支,那麼大唐就可以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全民皆兵」……
大唐有多人口?
起碼幾千萬!
當然,並不是每一個拿著火槍的人都能為合格的戰士,戰爭也不是單純的堆積數字,後勤、輜重、糧秣……每一項都制約著戰爭的勝敗,但大唐只需做到「十丁一」,便能匯聚數百萬軍隊。
普天之下,哪一個國家、哪一個部族可以抗衡?!
大唐的「武運」,極有可能因為火之故,長長久久的延續下去,得周邊胡族不過氣,要麼在火毀天滅地之威力下亡族絕種,要麼主依附於大唐,「夷狄中國則中國之」,為華夏的一部分,湮滅印記、淪為附庸……;
而火藥這等「滅世神」的發明者,便是眼前這個看上去清雋明朗的年青人。
當真是因國運之昌隆,便能滋生出此等驚才絕艷之輩?
房俊手拂棋盤,嘆氣道:「大論棋藝湛,在下不及也。」
祿東贊被打斷思緒,也放下手中戰報,笑著道:「棋藝小道,閒來娛樂而已,至大亦不過是修養,輸贏何足道哉?二郎素來以大地為枰、以蒼生為子,這一盤棋占儘先手、無往不勝,才是真的厲害。」
房俊眉梢一挑:「我可以將這話當做誇讚?」
祿東贊指了指那幾份戰報:「二郎翻手為雲覆手為雨,阿米爾之流盡在你之掌握,一場當世兩大強國之見轟轟烈烈之戰,卻如此輕描淡寫、勝券在握,老夫佩服得五投地。只不過擊敗大食容易、擊潰大食卻難,只需其休養生息、整頓兵馬,極有可能於未來三兩年之捲土重來,卻不知到那時二郎是否依舊有勝算?」
萬歷三十五年,一個滿腹權謀又毫無底線的狠人魂穿大明,化身縣丞之子,自此開啟一段逆天人生。他以現代權謀之術懲治貪官,連破奇案;他以現代官場縱橫之術,威震朝堂,所向無敵!流賊作亂?女真滿萬不可敵?在我的強兵之下,全是韭菜!時勢造英雄?不!真正的…
盜帥楚留香的隔代弟子杜長天無意間觸動了中華瑰寶「傳國玉璽」的神秘力量,致使穿越到了大唐王朝,來到了貞觀年間,且成為了名相杜如晦的兒子。在這史上最繁華的時代,杜長天憑藉後世知識創辦新式馬球、舉辦運動會,發明了一些古怪稀奇的東西。他寫一手好字,被人尊為書法大師,一字千金;背了幾首情詩,被人贊稱風流才子。作為穿越大軍的一員,集王侯將相於一身,以獨特的方式鑄就了一座輝煌的大唐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