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貓耳小說 古代言情 江山遍地修羅場 第196頁

《江山遍地修羅場》 第196頁

連有恩于自己的親人都能出賣!

沈諫笑道:“當然。”

說完,他轉揚長而去。

阿瀾騎著小馬駒氣鼓鼓地回到宮里。趙錦繁與荀子微剛結束集儀回來,見兒鼓著臉站在殿外,彼此對視了一眼。

荀子微先走了上去,兒的小腦袋,問:“是誰惹了阿瀾生氣?”

阿瀾哼了聲,將今日所見所聞同父親略地講了一遍,并不忘在最后罵沈諫道:“臣!巨貪!”

雖然很生氣,但的父親母親卻像是見怪不怪的樣子。

荀子微安兒道:“好了,不氣了,今晚做你吃的鮮味撈飯給你。”

阿瀾點了點頭,心道這也是母親吃的。

“不過你父親的手昨晚了點輕傷。”趙錦繁眨了眨眼道,“不如這樣,為了哄我們阿瀾高興,今晚由母親下廚一手如何?”

第124章 正文番外 阿瀾的冒險4父親的巧

阿瀾關心地向荀子微,問道:“父親你的手怎麼傷了?”

荀子微回道:“不慎撞傷。”

阿瀾疑:“撞傷?怎麼撞的?”

趙錦繁掩咳了一聲。

荀子微對兒道:“不能告訴你。”

阿瀾看了眼自己神兮兮的父母,心中嘆了句:大人的可真多!

趙錦繁興致,決定了要親自下廚一手。一家三口坐著小船在太池上飄了會兒,去到岸邊瓜果藤

Advertisement

趙錦繁開始仔細挑選今晚晚膳要用的瓜,邊挑邊問站在后的荀子微道:“子微,你看哪個比較好?”

荀子微從后湊近,一手擁著,一手指著手邊那只瓜道:“這個看不上去不錯。”

趙錦繁仰頭輕啄了啄他的下,摘下他指的那只瓜道:“好,那就選這只。”

阿瀾坐在小船上,看著岸邊親親我我的父母,瞥了眼兩只大瓜邊上孤零零的小瓜,覺得自己跟這小瓜同病相憐,搖頭輕嘆了口氣。

摘完瓜又擇了些菜心,夕下兩大一小拎著裝得滿滿當當的菜籃,走去長殿。

鮮味撈飯做法復雜,對于初試廚藝的趙錦繁來說,難度略大,因此與父倆商量了一下,決定改做一道雜蔬羹。

阿瀾好奇道:“雜蔬羹是道什麼菜?”

趙錦繁把切得大小不一的塊和瓜塊一腦兒扔進砂鍋里,道:“將菜與一齊燉煮,便是雜蔬羹。”

“……”阿瀾看著灶前紅紅綠綠那一鍋,覺有些不太妙。

荀子微立刻肯定了這道菜的做法,道:“蔬菜的鮮甜與的油脂相互匯融合,能撞出更富的口,妙。”

趙錦繁朝他嘿嘿一笑,拿起湯勺在砂鍋中攪了攪。

阿瀾著那只在砂鍋里劃來劃去的可怕湯勺,一點也笑不出來。

Advertisement

荀子微見此形,卻贊道:“不斷翻攪能防止食材粘鍋,亦可使食材的風味充分融合,趙臻你做得不錯。”

被他這般一夸,趙錦繁便更加覺得自己做的這鍋雜蔬羹倘若完了,定是道佳品。低頭看了眼在鍋里翻滾的和菜,忽然覺得火好像有些太大了,于是拿鐵鏟往爐灶里鏟了鏟,將火調小。

荀子微道:“想要做出味湯羹火候很重要,初次下廚便留意到這一點,趙臻,你很聰明也很細心。”

阿瀾盯著自己張口就來的父親:“……”

趙錦繁腰板,繼續料理湯羹,見鍋里食材都差不多了,開始放鹽調味,誰知不小心手一抖把滿滿一大勺鹽撒進了鍋里。一驚:“不好,放多了!”

不過很快就想到了補救方法,往鍋里放了兩大碗水中和鹽的咸味。

阿瀾深深擰眉:“……”

接著趙錦繁又想到:“放鹽味道會不會太單調了些呢?”

荀子微附和道:“確實有點。”

趙錦繁托著下思考片刻,道:“不如往里放些香葉,提香增味。”

荀子微應道:“也可。”

放完香葉,趙錦繁又開始思考:“再放些糖提鮮可好?”

荀子微道:“這個主意好是好,不過昨日糖用完了,今日事忙尚未補過。”

Advertisement

趙錦繁在灶臺旁找了一圈,在角落找到一小壇蜂,道:“無妨,放這個也是一樣的。”

阿瀾忽然覺得自己不了。很想告訴母親,自己已經不氣了,不需要勞親自下廚哄人了,但已經來不及了。

很快那鍋雜蔬羹就被端到了面前。

趙錦繁微笑著對父倆道:“快嘗嘗看味道如何。”

阿瀾菜糊一團的湯羹,筷子的小手抖了抖。看見父親舀了滿滿一大勺到自己碗里,毫不猶豫地吃了口。

趙錦繁期待地著荀子微道:“怎樣?味道還嗎?”

荀子微抬頭,朝笑道:“出乎意料的好。”

阿瀾不太相信這個男人的,母親原地轉個圈,他都能夸出花來。但是看到母親期許的目,阿瀾著頭皮舀了一小勺放進里。

趙錦繁問兒:“阿瀾覺得怎樣?”

阿瀾眼前一亮,笑了起來,雖然看上去不怎麼樣,但……

“真的很味!”

阿瀾才剛夸完,立刻聽見荀子微道:“趙臻,你果然做什麼都能。”

真是比不過這個男人的

趙錦繁臉上流出一抹小得意:“那是!”

因為是天子親自下廚做的羹,決定將這鍋味的雜蔬羹命名為“天子羹”。

Advertisement

冬夜,一家三口坐在長殿藤椅上,吃著熱乎乎的天子羹。飽餐過后,阿瀾聽母親說起沈諫。

他說沈諫或許就像這道羹,看上去不怎麼樣,味道其實不錯。

阿瀾思考起了母親這話的含義。

*

過了幾日,阿瀾又騎著小馬駒去了丞相府一趟,決定放下盤踞在心頭的怒意與見,虛心向沈諫求教。

剛穿過長廊,走到水榭旁,恰見沈諫在拆一封信。

這是一封謝信,寄信人那行寫的是阿月母的名字。

阿瀾好奇:“咦?”

按理說阿月母是上回那事害最深之人,應該很憎惡幫著王家侵占自家田地的沈諫才對,可為什麼反給他寄了謝信?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