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著又如何,奪回來就是!”韓岡叉腰揮手,說得豪氣干雲,王厚、王舜臣在一邊鼓掌好。
“蘭州要隘,向西可通西域,向南制青唐,向東則屏蔽秦州,向北便能直搗黨項肋!此兵家必爭之地。一旦據有此,西賊不放上三五萬人來戍守,樑太后怕是連覺也睡不好!但西賊總共纔多兵?”韓岡說到這裡,卻又不將話題接下去說,轉而一臉神往之,道:“蘭州就在黃河之濱,那一段河道跌宕起伏,峽谷幽深連綿不斷,據說其景壯麗不在壺口、龍門之下,幾與三峽媲。”
王厚連連點頭,任憑韓岡把話題飛來去。他的心思盡陷在韓岡的話裡,全都忘了來此的目的。不停口地贊著韓岡:“秀才果然是博學多聞。”
韓岡笑道:“書生不出門,能知天下事。知一曉二,舉一反三,這也是要靠讀書得來。韓某不是死讀書的,某小離家求學,從秦州走到京兆府,爲了追隨橫渠先生,又走回渭州。別的地方不能自誇,至關西韓某還是瞭若指掌。”
王厚正改容,恭敬道:“不愧是橫渠門下。”
韓岡鄭重點頭:“若無子厚先生悉心教導,便無今日韓岡。”
韓岡此言,真心誠意,發自肺腑。他繼承自舊主的滿肚子的經書和文章,以及極而流的兵書、地理,都是來自張載的教導。
橫渠門下,學得不僅僅是儒家經典,還包括天文地理,兵法水利——若以爲宋儒都只知“之乎者也”,那就大錯特錯——尤其是兵法和地理,更是張載講學的重點。
張載年輕時,曾經上書范仲淹,願與鄉中豪傑一起去收復青唐舊地,後爲范仲淹所勸,方纔棄武從文。十幾年後,張載考上了進士,同時開始授徒講學。可即便如此,張載對軍事上的認識仍然得到了涇原路經略安使、知渭州事【注1】蔡的看重——
韓岡想到這裡,突然靈一閃,終於想起了究竟在哪裡聽說過王韶的名字!
張載曾任渭州軍事判,最爲蔡重。他在渭州,一邊教導學生,一邊幫助蔡整頓軍隊編制,清查空額。就在去年,還聽說張載正幫著蔡修改規範范仲淹創立的將兵法。而韓岡回來前,又聽聞如今蔡相公推行將兵法的效果很好,得到了朝廷的重視,尤其是想要富國強兵的年輕家以及一力輔佐他中興大宋的王相公,都很看好這一整編地方軍隊,提高戰力和指揮效率的新規條。
而當時在蔡邊,還有一名門客深得看重。他也是進士出,而且與張載同爲嘉祐二年丁酉科【西元1057年】——也就是俗稱的同年——不過與張載不同,他因參加比進士科舉還要高一級的制舉考試落榜,便放棄了職,轉而跟隨蔡來到陝西,並遊歷關西各州,還與張載討論過當年他收復青唐的計劃。張載曾對學生們說其有班馬之志,效班定遠【班超】、馬伏波【馬援】,遠行萬里,揚漢家天威。他的姓名——正是王韶!
與王厚言談甚歡,韓岡自覺到了探底的時間,便問道:“不知經略司的王機宜……”
韓岡話還沒有說完,王厚就道:“正是家嚴!”
臉上浮出一微不可察的笑意,韓岡道,“據聞令尊意吞併青唐,開邊河湟,說起來,此正是吾輩之願,也是家師畢生夙願。令尊若真能事,不但功業不讓班、馬專於前,可爲國朝平定北漢之後第一功;只秦州數十萬百姓,亦要深令尊之恩德。”
“西賊虎視眈眈,吐蕃悖逆雄強,不得豪傑智士相助,卻難以事……韓兄天縱奇才,眼界見識遠勝凡庸,不知能否助家嚴一臂之力,以解鄉里之苦。日後博個封妻廕子,亦可不再小人之欺。”王厚目灼灼地盯著韓岡,只等他迴應。
韓岡笑而不答,也不想答。他當然願意,可王厚只是衙,並不是王韶本人,他的邀請不得王韶認同就毫無意義。韓岡希得到的是王韶的禮聘,而不是他兒子的邀請。
王厚愣了一下,正想再勸,但看著韓岡臉上淺淺的笑容,突地恍然大悟。終於明白,這話應該由他父親來說纔是。他改口道:“若明日韓兄有閒,可否往城衙一行,王厚必翹首以待。”
“城衙?”韓岡搖頭笑道,“今天已經去過一次了,明天再去,不知會不會給趕出來。”
“難道是要求見家父?!”
“不,是韓某有急軍要上報,不過就是沒人搭理。”韓岡說完輕嘆,似是痛心不已的模樣。
“什麼軍?”王厚問道。
“韓某奉命押送軍資自秦州往甘谷。今日午後,在裴峽中,遭逢近百蕃賊攔截。雖被我等殺散,但通往秦州的要道上出現了蕃賊攔路。可不是什麼好兆頭!”韓岡指了指王舜臣在袍下微微隆起的左側肩膀,“王軍將的肩上就是中了一箭,但即便中了一箭,王軍將可是照樣一張弓就死了十一人,門外車上的三十一顆首級,有三分之一是王軍將的戰果。”
“殺十一人?”王厚驚異看了王舜臣一眼,沒想到他勇悍如此。又急急追問:“斬首總計三十一,那繳獲呢?!”
“三十四張弓,刀槍四十一件,盔甲一領。”韓岡如數家珍,要想取信於人,細節問題是半點也不能差的。
有繳獲、有斬首,韓岡之言自是千真萬確無疑。“百名賊人戰死了三才敗退,果然是場惡戰。”王厚點著頭,有著王韶這個父親,王厚對戰事還是有所瞭解,清楚一場戰鬥的傷亡率是多,他又問道:“不知韓兄這邊傷亡如何?”
“連上在下和王軍將,總計四十一人。八人傷,無人戰死。”
“啊……”王厚驚歎,“竟無損一人!”
韓岡搖搖頭:“還是損了兩個!”他對王厚解釋道:“這兩人意臨陣逃,又出言搖軍心,給韓某親手殺了,當算不得戰死。”
王厚這下比方纔還要震驚,能親手殺人的書生可不多見,韓岡還說得如吃飯喝水一般輕鬆。但聯想起韓岡在街市上箭向榮貴的事,卻也不會有假。
王厚正年,韓岡的作爲正對了他的脾,看向韓岡的眼神充滿崇拜,對他佩服得五投地。站起,王厚雙手舉碗,敬向韓岡:“韓兄果然是關西男兒!當浮一大白!”
韓岡豪爽地與他對飲而盡,放下碗,對視一笑。濁酒亦能醉人,一豪氣自王厚心中油然而生,只覺得今夜結識的這位韓秀才,真是當世英豪。
韓岡這時拍著王舜臣的肩頭:“說起來,這一仗最大的功勞還是王軍將!韓某隻是安,王軍將可是攘外。當時我等被賊人兩面夾擊,正是王軍將獨當一面,箭無虛發,將迎面而來的賊軍得魂飛魄散!如非王軍將,韓某今夜也無法安坐在此!”
王厚再仔仔細細的把王舜臣上下一打量,連聲讚道:“果然是一員梟將。”擡手又敬了王舜臣一碗。
王舜臣得意得鬍子翹起,忙端起酒碗迴應,裡則裝模作樣地謙虛道:“過獎!過獎!哪裡!哪裡!”
敬過了王舜臣,王厚又斟滿一碗酒,轉過來對趙隆道:“趙敢勇的斬獲亦當不,也當滿飲一碗!”
趙隆這下子臊得臉皮通紅,低聲囁嚅道:“不……俺只是一個守城的。”
韓岡幫趙隆化解尷尬,道:“趙敢勇論武藝,也不讓王軍將。只是運氣不好,得罪了上。方纔被罰守城。明珠蒙塵,實在可惜。”
趙隆至極,眼眶都紅了,幾乎要哭了出來,直把才認識了不到半天的韓岡,當作平生最大的知己。
王厚則暗暗點頭,著趙隆喝了酒,又把他的名字給記了下來。
衆人重新坐下,韓岡又道:“裴峽是要道,就在伏羌城邊。現在出了賊寇,卻無人放在心上。韓某想求見副城,卻被告知須接待上……”
王厚一聽,卻是牽連到了自家老子頭上,忙賠笑著解釋道:“若是劉城主在,也不會有這事。只是李副城求進心切,擺了宴席去請家嚴。被家嚴拒了,正生著悶氣,當然不想理事。”
“軍國大事啊……”韓岡搖頭嘆著,“若關西將佐盡如此輩,何時才能掃平西賊。”
“不說這些煩心事,先喝酒!喝酒!”王舜臣舉杯邀飲,三人轟然應諾,一起開懷對飲。
藉著酒興,韓岡與王厚繼續談天說地,縱論古今,而王舜臣和趙隆在旁邊搭著話,也不覺煩悶。
四人一番醉飲,不知屋外斗轉星移,直到雄三唱,天發白。
注1:涇原路經略安司治所位於渭州,而不是於前線的涇州、原州。所以兼任涇原路經略使的是渭州知州。這一點,與治所秦州的秦路不同。
幾乎所有人都知道隋末第一條好漢是李元霸,卻沒幾個知道隋末第一聖手是張一針。 張一針不是個英雄,雖然醫術高超,可是從來不做沒有回報的事情,張一針治好的富人多,基本上都是給了銀子的,張一針治好的女人多,對於這種不良醫生野史都羞於記載。 張一針死的很慘,武功已臻化境的他先是喝下隋煬帝的毒酒,然後被一千名禦林軍亂箭攢心,起因卻是他不計報酬的救活了隋煬帝難產的貴妃,所以他很感到很冤枉,做好事救了母子兩條命,竟然落到這個結局,真是千古奇冤。 後世科學證明,怨氣的能量可以穿越時空,是為怨氣衝天,所以張一針同誌也成為千百萬穿越眾中的一員,很幸運的穿越了
家窮人弱?醫術在手,賺得萬貫家財,橫著走。 極品親戚?棍棒在手,揍他滿地找牙,誓不休。 流言蜚語?夫妻聯手,虐得小人自苦,猶不夠。 …… 深夜,蘇果抱著錢罐子數完錢,顰眉問:“相公,你瞧我們還缺點啥?” 宋安之漫不經心的撩著她的發:“嗯~缺人……娘子,不如我們來聊聊怎樣添個人吧。”
開局一口棺材。 陳洛的穿越從靈堂開始。 這是一個讀書就能獲得超凡威力的世界。 讀儒門經典,可養浩然正氣; 讀道門典藏,可生先天源炁; 讀佛門經文,可悟輪迴真意; 偏偏陳洛的金手指卻是一堆天道都不允許在這個世界出現的閒書! …… 什麼? 《聊齋》被妖國當做天書? 什麼? 《天龍八部》打開了武學天地? 別慌別慌,都是小場面! 這位儒生,虎將如雲、謀臣如雨的《三國演義》聽過嗎? 那位道士,《封神演義》看過沒有?你們道家在裡面老牛了! 哎,高僧請留步,我這裡還有一本《西遊記》,你感興趣嗎? …… 經史子集天上道,說書演義人間貌。 你煉陽神他修佛,紅塵有我向天笑。
貞觀年間,葉晨穿越了!剛睜開眼,就是美人嬌妻,家財萬貫。葉晨還沒來得及興奮,就被告知,他不過是一介贅婿而已,全府上下就沒人看得起他,他只能跟富家千金做表面夫妻。而在這時,葉晨覺醒了最強贅婿系統,屬於葉晨的傳奇之路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