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貓耳小說 耽美BL 裴公罪 第17章 其罪十六 · 懷璧

《裴公罪》第17章 其罪十六 · 懷璧

若不是六斤這一,裴鈞幾乎都快忘了府中還有錢海清這號人。此時他已走到了垂花門口,一抬眼便見前院青磚上碎了兩盆君子蘭,忽而細想,不眉頭一蹙:“寧武侯家?幾時來的人?”

“才走呢。”六斤一邊跟著他往里走一邊急急道,“他們說思齊哥哥在侯府里惹了大事兒啦,怕是要拉回去一頓好打!大人您——”說到這兒他忽而閉,懦懦了裴鈞一眼,見自家主子的面并不好看,就真沒敢說出那后半句“救救他”。

裴鈞步履不停走到前院里,見若干個仆從正清掃著花泥碎瓷,董叔剛搬出個新的花盆來,見他回了也苦臉道:“大人,思齊那孩子——”

“等等。”裴鈞抬了手先打斷他,“董叔,您先說說寧武侯家里來的是誰?是不是唐譽明?”

董叔放下花盆捶了捶腰,搖頭道:“不是,來的是他家那大管事梁福昌,帶了好幾個膀大腰圓的漢子。思齊方才還正同我立在這兒講花兒講草呢,他們竟拍門進來拉了他就要走。可那孩子我也留著做事兒了,豈能就給他們?這就了護院兒來攔,同他們兩邊兒一爭,這不——蘭草都碎了。問他們什麼事兒,他們說是思齊在侯府里惹了個事兒沒了結,不能說趕出來就完了,還得回去接著查證,完后報都有可能呢,我一時就——”

“您老聽他胡吹!”裴鈞哧地一笑,“寧武侯他老人家是九門提督,且不說他大婿就是大學士蔡飏,就是往下數數,那一大家子兒孫里有多人同各府衙門有干系啊?要報他早就報了,衙門忙不迭幫他逮人呢,還能等他拉下臉到我這后輩府里來提人?”

聽他一說,董叔這才覺出陣不對:“也是,唐家也是大戶了,再大的事兒擱在府里打死個人都,怎還會放了人跑出來?……難怪方才思齊一路被拖出去一路咱們去請您回來,這不會是同您那票議的事兒——”

Advertisement

“梁福昌也本就不是唐譽明的人,而是他爹寧武侯手下的,這人自然只有寧武侯他老人家自己派得,所以今日這錢海清還不是唐譽明做主要弄回去,而是寧武侯下的令……”裴鈞負著手,慢慢再剖一層利害,“唐明譽這小子的院兒里趕走個把學生,多小的事兒,何嘗能驚了他老子?”

想到這兒他微瞇起眼來,心下計較:這錢海清怕是知道了什麼了不得的事,才會他在我這兒待一日,就要寧武侯府難安一日——那這件事兒,我就非要知道知道不可了。

想到這兒,他沖六斤招了招手:“娃娃,你現在就去一趟城南的曹府。曹先生下了江陵不在府里,你去找他們大管家吳用,向他打聽打聽這錢海清是怎麼被唐明譽趕出來的,吳用清楚寫好了,你再帶回來給我,要快。”

六斤聽令,拔就跑出府去。董叔愈發擔憂了:“這要是什麼大事兒……思齊那孩子會不會出事兒啊?”

“您也想那些殺人滅口了,先歇了吧。”裴鈞不咸不淡地寬他一句,囑咐下人去燒壺濃茶來,“錢海清既然當初守著這麼樁大事兒都能跑得出來,如今被人逮了還立馬就知道要我救他,他腦瓜子就靈著呢,暫且還能保他自個兒一條命。”

——不過。裴鈞說到此卻轉念一想:如果錢海清知道此事對我有利,則早就可以用作登門拜師的絕好籌碼,何以任由我將他冷落至今,卻只字不提?……

一時腦中忽有一道靈閃,裴鈞頓然想通了錢海清之事的前后關節之,不抬手一掌,咬牙怒笑道:“好啊這錢生,他這是在出題考師父呢!”

與此同時的城北寧武侯府中,錢海清被幾個壯漢推搡進了侯府主院兒的大書房里,一進門檻兒屏風就見年過六旬的寧武侯唐必正坐在北墻前的高背椅里,昔日“恩師”唐譽明立在他左手,滿臉不安,而侯府家的大婿——當朝太師蔡延的二兒子東殿大學士蔡飏,此時正坐在唐必右手的第一張椅子上。

Advertisement

不同于站著的唐譽明的一容焦慮,坐著的蔡飏的臉上無喜無怒,只垂眼看著手中的一盞茶,聽聞屋聲響,才微微抬了頭。

此時一見錢海清進來,唐譽明立馬小眼一瞪,虎起滿臉橫向他喝道:“孽徒!還不趕跪下!”

錢海清眉都未皺,撲通跪了伏下去,將嚨抖著道:“草民拜見寧武侯爺,拜見世子爺,拜見蔡大學士。”

唐譽明見這學生依舊如此恭順,頗松了口氣,連忙腆臉沖老爹道:“爹,您瞧瞧,人也逮回來了,如何發落也都聽您老一句話。之前是兒子不曉得利害,這才將他趕了,如今人找著了,這不也沒出事兒麼?您就——”

“你閉。”寧武侯冷冷喝止了小兒子這沒腦子的話,目移到堂下跪著的錢海清上:“錢生,本侯問你,你怎會在裴鈞府上?”

“回侯爺!”錢海清伏在地上磕了個頭,眼下是說話都帶上哭腔了:“草民離開侯府舉目無依,不得不先找個落腳,恰巧聽聞裴大人府上的董叔叔正尋人做賬房,這便趕去了!”

寧武侯聞言,肅容袖起了雙手:“你曾是我唐府門生,裴鈞怎會愿意留你?”

錢海清深知此言下之意就是懷疑他出賣了唐家的消息給裴鈞,這才換了個一席之地,便連忙無辜道:“草民府數日,連裴大人的面兒都沒見著兩次,收留之事也是大管家董叔叔定下的,裴大人是否知曉都還兩說呢!”

下座蔡飏聽言,忽而一針見道:“世事莫非真如此湊巧?——怎會京中新政之事才起了個頭,你就恰好在南院兒鬧了窺視妾室的事兒被趕了出去……又恰好一出去就了裴鈞府里?錢生,你可不要胡說話。”

Advertisement

錢海清抬了些頭,似似愧道:“……草、草民一時豬油蒙了心,才冒犯了世子爺院兒里的四姨太,這本就是該死的罪了,卻全賴世子爺念著師生舊,發了善心,這才留了草民一條賤命趕出府去……草民區區鄙陋,如今也沒了錢資繼續留在學監里參科,往后便只想著賴活下去,作賬房不過為求生計,怎、怎還會想著新政之事,又去出賣恩師呢……”

蔡飏低頭瞥了他一眼,又抬眼與寧武侯對了個眼神,二人都在思量:這學生看著年紀也著實輕,莫非真不知?可卻何以在他們定下漕運改行之事后,府中就出了這樣的事兒?

難道真是個巧合?

漕運是朝廷為供宮廷開支、百俸祿、軍餉軍糧和調劑民食,而將征自各地田賦的一些糧食經水路運往京師的方式。歷來京中的漕運一事,點算數目與清理分發是歸裴鈞所在的京兆司管,而押送和看管,則是歸寧武侯所在的九門提督管,二司兩相監管、查證,有何錯都是瞞不過的,可其實,若是這倆衙門有心合謀、不相告發,則克扣漕糧、軍餉本就是舉手之勞——可就拿這二司的長來說,京兆司里管事兒的裴鈞和九門提督寧武侯雖人前都是喜樂逢迎的模樣,但實際上,卻因了寧武侯府與蔡氏一 黨盤錯節的關系,裴鈞與唐家不僅從不合作,還彼此都信奉一個真理,那就是但凡自己的衙門在漕運上出了紕,第一個將自己參去前被百指點的人,必定就是對方。

于是這樣相互督促、友進步的同袍關系,便二司一個也不了漕運的水了——而水不由自家用,自然就流去了外人田里。底下各地的州漸漸知道了京中查漕運的二司長并不貪,大為,連連寫了無數私折表達滔滔不絕的仰慕之,而一轉,卻心思活泛地將各州定例的田賦能、就了,如此,那些以“漕運”之名收自百姓卻未付漕運的賦糧,當然就填了各地州的口袋。

是故,裴鈞和唐必不僅連漕運的一杯殘羹都分不著,偶有面對漕糧大幅不足的況,還要作那兩個立在閣里責問的倒霉鬼,每每捧著賬本兩相一看,都恨不得對方即刻去死。

然而,如今卻要不一樣了。新政之策一經通過,唐家和蔡氏在薛張的諫言中找到了“簡政”這麼個口子,便預備借此找旁人上疏:京兆司事務繁雜,不如將漕運劃去九門提督治下,從而改變兩邊人馬忙一樁事的現狀,自此不再“牽制”京兆司的力,也減朝廷人手上的虛耗。

正是因為這個打算,朝中要事過多、忙不開的寧武侯便給只會吃喝玩樂的草包小兒子唐譽明指派了一個極度簡單的任務:同各地州在京的親信拉攏關系,多做活絡,讓他們吃好喝好、有金有銀有人。

他的本意是通過此舉,讓州在與閣庭寄的折報中為他的獻策多多言,從而影響閣的票擬,讓決策對他更有利。然而這一層利害關系卻不能給他這沒腦子的小兒子。

寧武侯深知自己這兒子與裴鈞久有不和,又是個但凡兜里有幾個瑣碎銀子都會充作腰纏萬貫、四耀武揚威的子,平日仗著他姥姥壽康公主的寵已經足夠潑皮了,若還他知道自家撇開了裴鈞的京兆司獨攬漕運,那這小子大約恨不能往裴鈞跟前兒橫著走一圈,如此若是白白裴鈞發現了這碗他們還沒吃到口的,反而會橫生變故。

可寧武侯卻沒料到,唐譽明雖確是草包,卻竟能蠢到那等地步——他竟然蠢到連逢迎那些個州親信都懶怠親自做,反而他那乖順學生錢海清去幫他吃席。幾局下來的某一晚上,南院兒竟忽而傳來個事兒,說是這錢生喝醉了,在花園里拉著唐譽明的四姨太了首艷詞兒,四姨太哭著喊著要上吊,唐譽明怒發沖冠為紅——也為了自己頭上那油泛綠的帽子,人將錢生一通胖揍、掃地出門了,說從此師徒恩斷義絕。

此事過了幾日后,寧武侯今晚總算忙過一陣,想起了兒子匯報拉攏親信之事,可去吃席的都是錢海清,唐譽明本一頭全懵、不知所云,迫不得已才說出實寧武侯一陣提頭暴喝,而同桌的蔡飏幾乎當場頭痛裂,連忙讓寧武侯派大管家梁福昌去裴鈞府上將人騙回來盤問——

可似乎……他們擔心過頭了?

蔡飏并不多解這錢生平日行徑,此時只再度思索著錢生如此做派,這唯唯諾諾的模樣,再聯想到之前那輕浮浪地唐突了四姨太的行止……要說錢生能以小窺大猜出這酒席與漕運有關系,大約也不太像。畢竟他們已經將真實所圖沒得非常曲折難尋了,這個小小的學生,應當是不足所慮的。

——可即便如此,也不能就此姑息放過。

蔡飏正想到此,還未出聲命人將這錢海清拖下去繼續責問,外面下人卻報來一聲:“侯爺,裴大人來了!也不管咱們攔他,非要進來!”

寧武侯一驚,登時轉臉責起了蔡飏來:“你瞧瞧!你急慌慌把人逮回來,現在鬧得裴鈞那瘋狗知道了錢生這號人,眼下是沒事兒都要出事兒了!怎麼辦,這人怎麼見?他如今也是正二品了,與你也要同起同坐的,難不要趕出去?”

“來得這麼快……”蔡飏一把擱下了手里的茶,皺起眉頭來,“不行,這錢生說什麼都不能讓他帶走。”說著他便指使侯府家丁:“把這學生帶下去關著,沒我的命令不準放出來。”說著他起來,“我去迎迎那裴鈞。”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